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水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供应链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2.1.1 供应链 | 第17-18页 |
2.1.2 供应链管理 | 第18-20页 |
2.2 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1 供应链风险管理概念 | 第20页 |
2.2.2 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 | 第20-21页 |
2.3 供应链SCOR模型理论 | 第21-23页 |
2.3.1 供应链SCOR模型结构 | 第21-22页 |
2.3.2 SCOR模型基本流程层次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SCOR模型的大连市水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析 | 第24-32页 |
3.1 基于SCOR模型的水产品供应链风险因素 | 第24-29页 |
3.1.1 基于SCOR模型的计划风险因素 | 第24-25页 |
3.1.2 基于SCOR模型的采购风险因素 | 第25-26页 |
3.1.3 基于SCOR模型的生产制造风险 | 第26-27页 |
3.1.4 基于SCOR模型的运输与配送风险 | 第27-28页 |
3.1.5 基于SCOR模型的退货风险 | 第28-29页 |
3.2 水产品供应链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1页 |
3.2.1 水产品供应链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29页 |
3.2.2 水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FAHP方法的大连市水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 | 第32-48页 |
4.1 指标权重确定步骤 | 第32-34页 |
4.1.1 建立多指标体系或模型 | 第32页 |
4.1.2 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第32-33页 |
4.1.3 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 | 第33-34页 |
4.1.4 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4页 |
4.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4-38页 |
4.2.1 判断矩阵的建立 | 第34-36页 |
4.2.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4.3 大连市水产品供应链风险的多级模糊评价 | 第38-44页 |
4.3.1 大连市水产品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价步骤 | 第39-40页 |
4.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0-44页 |
4.4 大连市水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大连市水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措施 | 第48-55页 |
5.1 计划风险管理措施 | 第48-49页 |
5.1.1 加强战略计划规划 | 第48-49页 |
5.1.2 完善反馈机制,加强战略目标与战略投资风险管理 | 第49页 |
5.2 采购风险管理措施 | 第49-50页 |
5.2.1 采购质量风险管理建议 | 第49-50页 |
5.2.2 采购价格风险、交货不及时风险管理建议 | 第50页 |
5.3 生产制造风险管理措施 | 第50-51页 |
5.3.1 加工技术风险管理建议 | 第50-51页 |
5.3.2 库存控制不当、财务控制能力风险管理建议 | 第51页 |
5.4 运输与配送风险管理措施 | 第51-52页 |
5.4.1 冷链运输技术风险管理建议 | 第51-52页 |
5.4.2 服务质量风险、运输路线与工具选择风险管理建议 | 第52页 |
5.5 退货风险管理措施 | 第52-53页 |
5.5.1 质量安全隐患风险管理建议 | 第52-53页 |
5.5.2 退货策略不当、合作风险管理建议 | 第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