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湖南传统民居天井的界面及其自然通风量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城镇化与能源问题第15-16页
        1.1.2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体系第16页
        1.1.3 传统民居的生态自建方式第16-17页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意义第17-18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8-24页
        1.3.1 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第18-22页
        1.3.2 传统民居中天井相关研究第22-24页
        1.3.3 既有研究的总结与不足第24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第24-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4.3 研究框架第26页
    1.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湖南传统民居天井与自然通风第27-37页
    2.1 湖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第27-29页
        2.1.1 湖南地域气候特征第27-28页
        2.1.2 湖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第28-29页
    2.2 自然通风的相关理论第29-33页
        2.2.1 自然通风的方式第30-32页
        2.2.2 自然通风的优点第32-33页
    2.3 天井中自然通风理论的运用第33-36页
        2.3.1 风压通风原理的运用第33-34页
        2.3.2 热压通风原理的运用第34-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湖南传统天井式民居及天井界面第37-59页
    3.1 湖南传统天井式民居第37-46页
        3.1.1 天井与庭院第37页
        3.1.2 湖南传统天井式民居分布特点第37-38页
        3.1.3 湖南传统天井式民居平面形式第38-44页
        3.1.4 湖南传统天井式民居代表类型第44-46页
    3.2 湖南传统民居天井界面研究第46-53页
        3.2.1 天井地面第47-48页
        3.2.2 天井口第48-49页
        3.2.3 垂直界面第49-53页
    3.3 湖南传统民居天井界面空间组合研究第53-58页
        3.3.1 “厅”类组合第53-54页
        3.3.2 “厅+巷”组合第54-56页
        3.3.3 “厅+墙”组合第56-57页
        3.3.4 “厅+巷+墙”组合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湖南传统民居天井自然通风量化研究第59-90页
    4.1 单天井式民居空间体系通风研究第59-70页
        4.1.1 空间体系模型建立第59-60页
        4.1.2 空间体系通风对比第60-69页
        4.1.3 小结第69-70页
    4.2 天井自然通风量化研究第70-89页
        4.2.1 天井开口尺度变化第70-77页
        4.2.2 天井高度变化第77-84页
        4.2.3 天井垂直界面开口变化第84-89页
    4.3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天井自然通风方法的现代应用第90-102页
    5.1 长沙市某联排住宅建筑案例通风分析第90-95页
        5.1.1 联排住宅案例介绍第90-91页
        5.1.2 模型建立与模拟分析第91-95页
    5.2 联排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调整与通风分析第95-100页
        5.2.1 方案优化调整第95-97页
        5.2.2 优化后模型建立与模拟分析第97-100页
    5.3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结论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8-109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第109-110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自组分布的VOCs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MVVM的软件架构模式MVVD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