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的Saa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技术 | 第23-3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3-27页 |
2.1.1 Saa S | 第23-26页 |
2.1.2 RBAC | 第26-27页 |
2.2 相关技术 | 第27-30页 |
2.2.1 Apache Shiro | 第27-28页 |
2.2.2 CAS | 第28-29页 |
2.2.3 Oauth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可伸缩Saa S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31-45页 |
3.1 业务需求陈述 | 第31-33页 |
3.1.1 模块开发规范化 | 第31-32页 |
3.1.2 多租户 | 第32页 |
3.1.3 平台门户 | 第32页 |
3.1.4 系统框架 | 第32页 |
3.1.5 在线开通 | 第32页 |
3.1.6 用户邀请 | 第32-33页 |
3.1.7 账户管理 | 第33页 |
3.1.8 用户登录 | 第33页 |
3.1.9 访问控制 | 第33页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33-42页 |
3.2.1 平台门户 | 第34-35页 |
3.2.2 系统框架 | 第35页 |
3.2.3 在线开通 | 第35-36页 |
3.2.4 用户登录 | 第36-37页 |
3.2.5 平台管理 | 第37-38页 |
3.2.6 系统管理 | 第38-41页 |
3.2.7 访问控制 | 第41-42页 |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3.3.1 规范化需求 | 第42页 |
3.3.2 性能需求 | 第42页 |
3.3.3 可伸缩性需求 | 第42页 |
3.3.4 可靠性需求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可伸缩Saa 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93页 |
4.1 架构设计 | 第45-47页 |
4.1.1 逻辑架构 | 第45-46页 |
4.1.2 技术架构 | 第46-47页 |
4.2 数据库设计 | 第47-55页 |
4.2.1 概念结构设计 | 第48-50页 |
4.2.2 逻辑结构设计 | 第50-55页 |
4.3 模块开发规范 | 第55-59页 |
4.3.1 功能范围 | 第55-56页 |
4.3.2 技术选型 | 第56页 |
4.3.3 登录信息获取 | 第56页 |
4.3.4 访问控制 | 第56-57页 |
4.3.5 模块交付 | 第57-59页 |
4.3.6 模块部署 | 第59页 |
4.4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9-88页 |
4.4.1 平台门户 | 第59-61页 |
4.4.2 系统框架 | 第61-63页 |
4.4.3 数据路由 | 第63-65页 |
4.4.4 在线开通 | 第65-69页 |
4.4.5 用户登录 | 第69-75页 |
4.4.6 平台管理 | 第75-79页 |
4.4.7 系统管理 | 第79-86页 |
4.4.8 访问控制 | 第86-87页 |
4.4.9 负载均衡 | 第87-88页 |
4.5 平台实现 | 第88-92页 |
4.5.1 开发环境 | 第88页 |
4.5.2 代码组织 | 第88-89页 |
4.5.3 核心算法 | 第89-9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五章 可伸缩SaaS平台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93-107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93-94页 |
5.1.1 硬件环境 | 第93页 |
5.1.2 软件环境 | 第93-94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94-102页 |
5.2.1 平台门户 | 第94-95页 |
5.2.2 系统框架 | 第95-96页 |
5.2.3 在线开通 | 第96-97页 |
5.2.4 用户登录 | 第97-99页 |
5.2.5 平台管理 | 第99-100页 |
5.2.6 系统管理 | 第100-101页 |
5.2.7 访问控制 | 第101-102页 |
5.3 非功能测试 | 第102-105页 |
5.3.0 规范化测试 | 第102-103页 |
5.3.1 性能测试 | 第103-104页 |
5.3.2 可伸缩性测试 | 第104-105页 |
5.3.3 可靠性测试 | 第10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6.1 总结 | 第107页 |
6.2 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录A | 第113-115页 |
附录B | 第115-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