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低功耗无线传输系统数据交换机制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7页
    1.1 研究背景第21-28页
        1.1.1 低功耗无线传输系统的构成第23-25页
        1.1.2 低功耗无线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第25-26页
        1.1.3 低功耗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第26-28页
    1.2 研究现状第28-34页
        1.2.1 被动式节点的数据收集第28-29页
        1.2.2 被动式节点的数据反馈第29-30页
        1.2.3 主动式节点的数据传输第30-32页
        1.2.4 低功耗无线传输的应用第32-33页
        1.2.5 数据交换存在的挑战第33-3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34-37页
        1.3.1 研究思路第34-35页
        1.3.2 具体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低功耗无线传输系统中的节点平台第37-47页
    2.1 主动式节点平台第37-38页
    2.2 被动式节点平台第38-44页
        2.2.1 节点简介第38-39页
        2.2.2 WISP平台第39-44页
        2.2.3 其他平台第44页
    2.3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三章 基于并行解码的被动式节点上行数据收集第47-67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节点通信及存在问题第48-53页
        3.2.1 单节点通信第48-50页
        3.2.2 多节点通信第50-53页
    3.3 基于并行解码的上行数据收集系统设计第53-60页
        3.3.1 协议设计第53-57页
        3.3.2 节点平台设计第57-60页
    3.4 实验评估第60-65页
        3.4.1 实验设置第60-61页
        3.4.2 性能评估第61-62页
        3.4.3 实验结果第62-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基于链路特征感知的被动式节点下行数据反馈第67-87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EPC协议指令及局限性第68-72页
        4.2.1 EPC协议指令分析第68-70页
        4.2.2 EPC协议的局限性第70-72页
    4.3 下行数据反馈协议设计第72-78页
        4.3.1 协议预览第72-73页
        4.3.2 下行组播数据分发第73页
        4.3.3 评价指标参数估计第73-77页
        4.3.4 数据反馈正确性验证第77页
        4.3.5 节点状态切换第77-78页
        4.3.6 从节点剩余数据的完成第78页
    4.4 实验评估第78-86页
        4.4.1 实验设置第78-79页
        4.4.2 评价指标第79页
        4.4.3 实验方法第79-80页
        4.4.4 性能评估第80-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基于冲突容忍的主动式节点并发数据传输第87-103页
    5.1 引言第87-89页
    5.2 主动式节点时隙分析与路由指标第89-91页
        5.2.1 时隙分析第89-90页
        5.2.2 路由指标第90-91页
    5.3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第91-97页
        5.3.1 协议预览第91-92页
        5.3.2 信道利用率模型构建第92-93页
        5.3.3 最大化信道利用率第93-94页
        5.3.4 并发节点红利区间第94-97页
    5.4 实验评估第97-102页
        5.4.1 多跳实验第97-99页
        5.4.2 单跳实验第99-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低功耗无线传输的行为感知系统设计第103-121页
    6.1 引言第103-104页
    6.2 行为感知系统设计第104-106页
        6.2.1 系统预览第104-105页
        6.2.2 系统工作流程第105-106页
    6.3 数据获取处理与识别第106-114页
        6.3.1 用户定义特征动作第106页
        6.3.2 感知数据获取与处理第106-109页
        6.3.3 用户行为数据特征提取第109-113页
        6.3.4 用户行为特征识别第113-114页
    6.4 实验评估第114-119页
        6.4.1 实验设置第114-115页
        6.4.2 性能评估第115-116页
        6.4.3 实验结果第116-119页
    6.5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1-125页
    7.1 全文总结第121-123页
    7.2 研究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1页
附录 A第141-143页
    A.1 设计节点电路总原理图第141-142页
    A.2 设计节点电路PCB图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参与项目第145-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力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钙钛矿氧化物的超晶格结构与物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