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四、研究方案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影视贸易与文化安全 | 第16-29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6-18页 |
一、影视贸易 | 第16-17页 |
二、文化安全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文化贸易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国际贸易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二、文化贸易理论 | 第19-21页 |
三、跨文化传播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影视贸易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联性分析 | 第22-26页 |
一、影视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必然联系 | 第22-24页 |
二、影视文化作用于文化安全所呈现的特点 | 第24-25页 |
三、影视贸易中的文化安全要求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影视贸易中文化安全的三种体现 | 第26-29页 |
一、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安全 | 第26-27页 |
二、经济层面的文化安全 | 第27-28页 |
三、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安全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中国影视贸易中文化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29-39页 |
第一节 中国影视贸易中文化安全的现状 | 第29-35页 |
一、文化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 | 第29页 |
二、影视贸易呈现巨大逆差 | 第29-34页 |
三、文化多元化和离散化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中国影视贸易文化安全问题导致的结果 | 第35-39页 |
一、陷入意识形态的自我怀疑 | 第35-36页 |
二、国际文化市场占有份额狭小 | 第36-37页 |
三、本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中国影视贸易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 | 第39-41页 |
一、国际上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两大阵营的对抗 | 第39-40页 |
二、影视贸易加速文化霸权主义的全球扩张 | 第40页 |
三、影视贸易给中国带来意识形态安全挑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国际影视贸易壁垒高筑 | 第41-44页 |
一、主要的影视贸易壁垒形式 | 第41-43页 |
二、个别国家和地区设置的对华影视贸易壁垒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文化折扣”问题凸显 | 第44-48页 |
一、影视贸易文化折扣的归因 | 第44-45页 |
二、文化折扣影响国外受众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偏好 | 第45-48页 |
第四章 解决中国影视贸易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8-62页 |
第一节 制定针对文化贸易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 第48-52页 |
一、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第48-49页 |
二、基于“文化例外”的本国文化保护 | 第49-51页 |
三、创造稳定的中国国际贸易环境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把控进口,构建影视文化输入的文化安全良好生态 | 第52-58页 |
一、严格把握影视产品进口的准入制度 | 第52-54页 |
二、建立明确的影视文化贸易法律法规准则 | 第54-55页 |
三、运用技术手段树立影视文化贸易的安全屏障 | 第55-58页 |
第三节 推动出口,提升中国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第58-62页 |
一、秉持兼顾传统文化和普世价值的内容生产取向 | 第58-60页 |
二、加强影视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