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监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电抗器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2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监测原理及方法 | 第16-28页 |
| 2.1 电抗器故障机理分析 | 第16页 |
| 2.2 干式空心电抗器计算模型 | 第16-19页 |
| 2.2.1 干式空心电抗器基本参数 | 第16-18页 |
| 2.2.2 正常运行计算模型 | 第18页 |
| 2.2.3 匝间短路计算模型 | 第18-19页 |
| 2.3 电抗器匝间短路监测原理 | 第19-21页 |
| 2.4 电抗器匝间短路监测方法 | 第21-23页 |
| 2.4.1 谐波分析法原理 | 第21页 |
| 2.4.2 谐波分析法监测电抗器匝间短路的原理 | 第21-22页 |
| 2.4.3 改进的谐波分析法 | 第22-23页 |
| 2.5 影响测试的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 3 干式空心电抗器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28-34页 |
| 3.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 3.2 对时方案 | 第29-30页 |
| 3.3 专家软件 | 第30-32页 |
| 3.3.1 软件基本框架 | 第30页 |
| 3.3.2 软件功能 | 第30-3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4 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 | 第34-54页 |
| 4.1 监测终端整体设计 | 第34页 |
| 4.2 监测终端供电单元设计 | 第34-36页 |
| 4.3 模拟电路硬件设计 | 第36-42页 |
| 4.3.1 互感器选型 | 第36-38页 |
| 4.3.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38-41页 |
| 4.3.3 测频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 4.4 数字电路硬件设计 | 第42-51页 |
| 4.4.1 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 4.4.2 控制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 4.4.3 系统升级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4.4.4 通信电路设计 | 第47-51页 |
| 4.5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1-5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5 监测终端的软件设计 | 第54-66页 |
| 5.1 监测数据预处理 | 第54-58页 |
| 5.1.1 阈值去噪的基本原理 | 第54页 |
| 5.1.2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54-55页 |
| 5.1.3 阈值的选取和量化 | 第55-56页 |
| 5.1.4 最优分解层数的自适应选择 | 第56-58页 |
| 5.2 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 第58-64页 |
| 5.2.1 主程序设计 | 第58-59页 |
| 5.2.2 A/D采样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 5.2.3 测频程序设计 | 第60页 |
| 5.2.4 通信程序设计 | 第60-63页 |
| 5.2.5 故障判读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 5.3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64-6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试验分析与现场应用 | 第66-76页 |
| 6.1 试验分析 | 第66-74页 |
| 6.1.1 精度测量试验 | 第66-68页 |
| 6.1.2 电抗器状态监测模拟试验 | 第68-71页 |
| 6.1.3 电磁兼容试验 | 第71-73页 |
| 6.1.4 以太网通信试验 | 第73-74页 |
| 6.2 现场应用 | 第74-75页 |
| 6.2.1 现场安装实例 | 第74页 |
| 6.2.2 现场运行分析 | 第74-75页 |
| 6.2.3 现场测试系统误差来源和分析 | 第75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7.1 结论 | 第76-77页 |
| 7.2 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附录 | 第84-88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获取科研成果清单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