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前言 | 第19-20页 |
文献回顾 | 第20-38页 |
第一部分 CUMS模型小鼠的建立 | 第38-55页 |
1 材料 | 第38-4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8-39页 |
1.2 主要器械 | 第39-40页 |
1.3 试剂 | 第40-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7页 |
2.1 动物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2.2 行为学检测 | 第42-43页 |
2.3 化学试剂配制 | 第43-45页 |
2.4 制备样品 | 第45页 |
2.5 Western blot | 第45-47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47页 |
3 结果 | 第47-52页 |
3.1 CUMS模型小鼠在旷场实验中央活动时间减少 | 第47-48页 |
3.2 CUMS模型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开臂活动时间减少 | 第48-49页 |
3.3 CUMS模型小鼠的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第二部分 MICRORNA高通量筛选以及RT-PCR的验证 | 第55-68页 |
1 材料 | 第55-5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55页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2 方法 | 第56-61页 |
2.1 miRNeasy Kit进行组织microRNA纯化 | 第56-58页 |
2.2 芯片实验QC | 第58页 |
2.3 芯片扫描 | 第58页 |
2.4 差异miRNAs挑选 | 第58页 |
2.5 实时定量PCR检测miRNA表达水平 | 第58-60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60-61页 |
3 结果 | 第61-66页 |
3.1 实验结果 | 第61页 |
3.2 芯片扫描结果 | 第61-62页 |
3.3 差异miRNAs挑选 | 第62-64页 |
3.4 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 | 第64-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第三部分 MIR-30C-5P和MIR-3963调节CUMS小鼠在杏仁核的作用 | 第68-80页 |
1 材料 | 第68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68页 |
1.2 仪器 | 第68页 |
1.3 试剂 | 第68页 |
2 方法 | 第68-71页 |
2.1 CUMS模型的建立 | 第68页 |
2.2 RNAoligo合成 | 第68页 |
2.3 动物分组 | 第68-70页 |
2.4 组织免疫荧光 | 第70页 |
2.5 旷场实验 | 第70-71页 |
2.6 高架十字迷宫 | 第71页 |
2.7 强迫游泳实验 | 第71页 |
2.8 悬尾实验 | 第71页 |
3 结果 | 第71-78页 |
3.1 RNA合成 | 第71-72页 |
3.2 脑定位显示荧光标记 | 第72页 |
3.3 miR-30c-5p和miR-3963在CUMS小鼠杏仁核作用 | 第72-78页 |
4 讨论 | 第78-80页 |
第四部分 靶基因验证 | 第80-91页 |
1 材料 | 第80-8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80-81页 |
1.2 主要器械 | 第81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81页 |
2 方法 | 第81页 |
2.1 动物模型 | 第81页 |
2.2 预测数据来源和策略 | 第81页 |
2.3 western blot验证 | 第81页 |
3 结果 | 第81-89页 |
3.1 microRNA—靶基因网络图 | 第81-82页 |
3.2 靶基因特异性筛选结果 | 第82-83页 |
3.3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的分析 | 第83-84页 |
3.4 microRNA-预测靶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 | 第84-85页 |
3.5 mRNA水平验证 | 第85-88页 |
3.6 靶蛋白western blot结果 | 第88-89页 |
4 讨论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7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07-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