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移动网络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1.2 国内外LTE部署及产业链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1.2 G省F业务区某运营商网络现状 | 第13-18页 |
1.2.1 EPC网络现状 | 第13-15页 |
1.2.2 EPC网络用户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3 VoLTE业务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EPC网络基本原理 | 第20-28页 |
2.1 组网架构 | 第20页 |
2.2 网元介绍 | 第20-21页 |
2.3 接口介绍 | 第21-23页 |
2.4 EPC网络路由组织原则 | 第23-27页 |
2.4.1 业务呼叫路由原则 | 第23-24页 |
2.4.2 数据业务路由的原则 | 第24-25页 |
2.4.3 VoLTE音视频、语音业务路由原则 | 第25-26页 |
2.4.4 CSFB语音业务路由原则 | 第26-27页 |
2.4.5 SBC/P-CSCF发现原则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G省F业务区EPC网络设计思路与需求分析 | 第28-37页 |
3.1 设计思路和原则 | 第28-32页 |
3.1.1 设计思路 | 第28-29页 |
3.1.2 网络组织原则 | 第29-30页 |
3.1.3 MME/SAE-GW容灾组POOL方案 | 第30-32页 |
3.2 业务需求分析 | 第32-36页 |
3.2.1 本期工程业务满足期 | 第32页 |
3.2.2 本期工程业务模型 | 第32-33页 |
3.2.3 EPC各网元容量需求 | 第33页 |
3.2.4 各接口流量计算方法 | 第33-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G省F业务区EPC网络设计 | 第37-64页 |
4.1 F业务区网元设置方案 | 第37-42页 |
4.1.1 MME/SGSN设置方案 | 第37-38页 |
4.1.2 GGSN/SAE-GW设置方案 | 第38-40页 |
4.1.3 数通设备设置方案 | 第40-41页 |
4.1.4 新建网元网络拓扑图 | 第41-42页 |
4.2 F业务区MME/SAE-GW容灾方案 | 第42-44页 |
4.2.1 F业务区MME组POOL方案 | 第42-43页 |
4.2.2 F业务区SAE-GW组POOL方案 | 第43-44页 |
4.3 网络组织方案 | 第44-54页 |
4.3.1 CE连接方案 | 第44-46页 |
4.3.2 CMNet连接方案 | 第46-47页 |
4.3.3 PTN连接方案 | 第47-49页 |
4.3.4 信令网连接方案 | 第49-51页 |
4.3.5 网管接入方案 | 第51-52页 |
4.3.6 时间同步方案 | 第52页 |
4.3.7 计费接入方案 | 第52-54页 |
4.4 编号计划 | 第54-63页 |
4.4.1 移动用户号码(MSISDN) | 第54-55页 |
4.4.2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 | 第55页 |
4.4.3 IMS用户私有标识(IMPI) | 第55-56页 |
4.4.4 IMS用户公有标识(IMPU) | 第56页 |
4.4.5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GUTI) | 第56-57页 |
4.4.6 MMEGI(MMEGroupID): | 第57页 |
4.4.7 MMEC(MMECode) | 第57页 |
4.4.8 PLMN广播网号 | 第57页 |
4.4.9 归属网络域名 | 第57页 |
4.4.10 信令点编码 | 第57-58页 |
4.4.11 主机名 | 第58-59页 |
4.4.12 接入点名称(APN) | 第59-61页 |
4.4.13 IP地址分配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优化建议 | 第64-68页 |
5.1 P-GW选择VoLTESBC/P-CSCF机制 | 第64-67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