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复眼原理和双摄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5-20页
        1.2.1 运动目标检测第16-18页
        1.2.2 运动目标跟踪第18-19页
        1.2.3 复眼视觉分析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论文内容安排第21-23页
第2章 系统平台搭建与算法框架第23-31页
    2.1 系统方案设计第23-24页
        2.1.1 硬件平台设计第23-24页
        2.1.2 软件开发平台第24页
    2.2 算法分析第24-28页
        2.2.1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第25-26页
        2.2.2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第26-27页
        2.2.3 模式识别算法第27-28页
        2.2.4 人脸检测与跟踪算法第28页
    2.3 昆虫复眼视觉方法第28-29页
    2.4 算法框架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基于复眼视觉电生理原理的运动检测第31-47页
    3.1 昆虫复眼视觉系统原理第31-38页
        3.1.1 昆虫复眼结构第31-34页
        3.1.2 局部运动检测器第34-37页
        3.1.3 整合局部运动信息识别运动模式第37-38页
    3.2 局部运动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8-42页
        3.2.1 六边形剖分与小眼分布第38-39页
        3.2.2 增强型Reichardt检测器算法实现第39-42页
    3.3 基于LPTC的运动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第42-43页
    3.4 空间区域的运动模式识别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仿复眼功能的运动检测与跟踪第47-61页
    4.1 算法基本思想第47-49页
    4.2 单个六边形的运动触发检测第49-56页
        4.2.1 低通滤波第49-50页
        4.2.2 单眼颜色突变检测第50-51页
        4.2.3 单眼邻域匹配曲线第51-54页
        4.2.4 基于相邻帧间六边形运动目标的运动确认第54-56页
    4.3 运动目标区域的确定第56-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行人与人脸的检测与跟踪第61-71页
    5.1 融合运动与灰度信息的行人检测第61-64页
        5.1.1 基于运动方向聚类的区域划分第61-63页
        5.1.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行人检测第63-64页
    5.2 基于复眼原理的目标跟踪第64-66页
    5.3 人脸检测与跟踪第66-70页
        5.3.1 AdaBoost人脸检测第66页
        5.3.2 融合粒子滤波与Mean-shift的人脸跟踪第66-69页
        5.3.3 顶视结果对侧视分析的辅助作用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果分析第71-77页
    6.1 实验数据第71-72页
        6.1.1 运动检测测试数据集第71页
        6.1.2 双摄像头测试视频第71-72页
        6.1.3 支持向量机训练与测试数据集第72页
    6.2 实验结果分析第72-76页
        6.2.1 运动检测结果第72-74页
        6.2.2 模式识别和运动跟踪结果第74页
        6.2.3 人脸检测与跟踪结果第74-76页
    6.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7.1 论文总结第77-78页
    7.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扫描成像原理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系统的搭建与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的时序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