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确认的制度现状和司法实践困境 | 第15-26页 |
第一节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之确认的制度现状 | 第15-19页 |
一、隐名出资相关主体用语使用不统一 | 第15-17页 |
二、《公司法》规制之缺失 | 第17页 |
三、司法解释之评析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之司法实践困境 | 第19-26页 |
一、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确认利益冲突频发 | 第19-23页 |
二、案件审判价值导向不一 | 第23-24页 |
三、司法实践混乱:同案不同判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之学理评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的价值选择 | 第26-29页 |
一、价值多元化——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的法理基础 | 第26页 |
二、隐名出资中股东资格确认的价值选择 | 第26-29页 |
第二节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之学理争论 | 第29-35页 |
一、公平价值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实质说 | 第29-30页 |
二、效率价值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形式说 | 第30-32页 |
三、效率公平兼顾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折中说 | 第32-33页 |
四、本文观点——修正形式说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之适用规则 | 第35-41页 |
第一节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一般规则——隐名出资人显名化 | 第35-37页 |
一、隐名出资人显名化之标准 | 第35-36页 |
二、隐名出资人显名化之后果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之类型化分析 | 第37-41页 |
一、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之类型化分类 | 第37-39页 |
二、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的具体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与第三人利益保护 | 第41-48页 |
第一节 股东资格确认与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具体表现 | 第41-43页 |
一、股东资格确认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41-42页 |
二、股东资格确认与股权受让人利益保护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股东资格确认与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完善 | 第43-47页 |
一、权利外观优先保护之检讨 | 第43-44页 |
二、名义股东的信义义务 | 第44-46页 |
三、隐名出资人的监督权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