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黑广播定位与追踪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黑广播定位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无人机定位导航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强化学习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4 割平面算法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黑广播定位模型第20-31页
    2.1 定位模型及问题描述第20-25页
        2.1.1 无人机定位黑广播模型第20-21页
        2.1.2 路径损耗模型第21-23页
        2.1.3 Q-Learning 模型第23-25页
    2.2 Q-Learning 定位黑广播模型设计第25-28页
        2.2.1 状态及行为空间划分第25-27页
        2.2.2 奖惩值设计第27页
        2.2.3 行为选择策略第27-28页
        2.2.4 算法流程第28页
    2.3 仿真结果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定向天线的黑广播定位追踪第31-41页
    3.1 定位模型及问题描述第31-35页
        3.1.1 方向天线模型第31-33页
        3.1.2 Double Q-Learning 模型第33-34页
        3.1.3 方向Q学习模型第34-35页
    3.2 方向Q学习模型设计第35-37页
        3.2.1 状态及行为空间划分第35页
        3.2.2 奖惩值设计第35页
        3.2.3 行为选择策略第35-36页
        3.2.4 算法流程第36-37页
    3.3 仿真结果第37-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割平面算法的黑广播定位模型第41-54页
    4.1 定位模型及问题描述第41-45页
        4.1.1 基于割平面思想的黑广播定位模型第42-43页
        4.1.2 生成约束区域第43-44页
        4.1.3 寻找约束区域定位中心点第44-45页
        4.1.4 无约束目标问题第45页
    4.2 割平面算法求解析中心第45-49页
        4.2.1 无约束目标问题转化第45-46页
        4.2.2 最小化原始-对偶残差第46-47页
        4.2.3 线搜索确定学习步长第47页
        4.2.4 生成割平面第47-49页
    4.3 算法流程第49页
    4.4 仿真结果第49-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54-55页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150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GLP-1R激动剂艾塞那肽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