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前言 | 第9页 |
1.1 国外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 喀斯特地区土壤抗蚀性国内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喀斯特地区土壤抗蚀性影响因子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喀斯特地区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2页 |
1.2.3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实验方法与技术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与研究的不足 | 第13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4.2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4.3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17页 |
2.1.3 植被类型 | 第17页 |
2.1.4 土壤发育与地质地貌概况 | 第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2.2.1 样地选取及土样采集 | 第17-18页 |
2.2.2 测试项目、方法与指标计算 | 第18-20页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石林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抗蚀性指标特征分析 | 第21-45页 |
3.1 土壤水稳性特征 | 第21-25页 |
3.1.1 土壤崩解指数变化特征 | 第21-24页 |
3.1.2 土壤水稳性指数变化特征 | 第24-25页 |
3.2 土壤团聚体特征 | 第25-33页 |
3.2.1 土壤团聚体干筛机械稳定性 | 第25-28页 |
3.2.2 干筛团聚体MWD与各粒径含量相关性 | 第28-29页 |
3.2.3 土壤团聚体湿筛水稳定性 | 第29-31页 |
3.2.4 湿筛团聚体MWD、PAD>0.25mm与各粒径含量相关性 | 第31-33页 |
3.3 土壤颗粒变化特征 | 第33-40页 |
3.3.1 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3.3.2 土壤颗粒分散特征 | 第35-38页 |
3.3.3 土壤颗粒分散性对土壤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 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 第40-42页 |
3.4.1 不同石牙出露坡地土壤粘聚力特征 | 第41-42页 |
3.4.2 不同石牙出露坡地土壤内摩擦角特征 | 第42页 |
3.5 小结 | 第42-45页 |
3.5.1 水稳性特征 | 第42-43页 |
3.5.2 土壤团聚体特征 | 第43页 |
3.5.3 土壤颗粒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3.5.4 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 第44-45页 |
第4章 石林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抗蚀性能综合评价 | 第45-58页 |
4.1 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化及因子分析可行性 | 第45-46页 |
4.1.1 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5页 |
4.1.2 数据标准化 | 第45页 |
4.1.3 土壤抗蚀性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第45-46页 |
4.2 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抗蚀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46-52页 |
4.3 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 | 第52-53页 |
4.4 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抗蚀性能差异性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4.5 土壤抗蚀性指标与抗蚀性综合指数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4.6 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8-62页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5.2 讨论 | 第59-62页 |
5.2.1 研究的不足 | 第60页 |
5.2.2 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完成的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