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铝的性质与应用 | 第11页 |
| 1.1.1 铝的性质 | 第11页 |
| 1.1.2 铝的资源与应用 | 第11页 |
| 1.2 稀土的性质与应用 | 第11-15页 |
| 1.2.1 稀土的性质 | 第11-12页 |
| 1.2.2 稀土的资源与应用 | 第12-15页 |
| 1.3 铝稀土合金的应用 | 第15-17页 |
| 1.3.1 铝稀土合金在电线电缆领域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1.3.2 铝稀土合金在机械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 1.3.3 铝稀土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第16页 |
| 1.3.4 铝稀土合金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1.3.5 铝稀土合金在防腐蚀领域的应用 | 第17页 |
| 1.4 铝稀土合金的制备 | 第17-19页 |
| 1.4.1 熔配法 | 第17页 |
| 1.4.2 熔盐电解法 | 第17-19页 |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 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5.3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1-31页 |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预处理 | 第21-23页 |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 2.1.2 熔盐的预处理 | 第22页 |
| 2.1.3 电极的预处理 | 第22-23页 |
| 2.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第23-28页 |
| 2.2.1 液态铝阴极法 | 第23-26页 |
| 2.2.2 共沉积法 | 第26-27页 |
| 2.2.3 熔配法 | 第27-28页 |
|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 2.3.1 循环伏安法 | 第28页 |
| 2.3.2 方波伏安法 | 第28页 |
| 2.3.3 恒电流阶跃法 | 第28-29页 |
| 2.4 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 2.4.1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9页 |
| 2.4.2 腐蚀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 第3章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铝铈合金 | 第31-57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无水氯化铈的制备工艺 | 第31-35页 |
| 3.2.1 脱水时间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 3.2.2 氯化铵用量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2.3 真空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2.4 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4页 |
| 3.2.5 脱水产物的XRD分析 | 第34-35页 |
| 3.3 Ce~(3+)在W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35-40页 |
| 3.3.1 NaCl-KCl熔体循环伏安法研究 | 第35-36页 |
| 3.3.2 Ce~(3+)在W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法研究 | 第36-37页 |
| 3.3.3 Ce~(3+)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的研究 | 第37-39页 |
| 3.3.4 Ce~(3+)在W电极上的方波伏安法研究 | 第39-40页 |
| 3.4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 第40-46页 |
| 3.4.1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循环伏安法研究 | 第40-41页 |
| 3.4.2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去极化行为的研究 | 第41-44页 |
| 3.4.3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恒电流阶跃法研究 | 第44-45页 |
| 3.4.4 Ce~(3+)在液态铝阴极上的方波伏安法研究 | 第45-46页 |
| 3.5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Al-Ce合金 | 第46-51页 |
| 3.5.1 电解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3.5.2 CeCl_3含量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3.5.3 阴极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3.5.4 液态铝阴极法制备Al-0.3%Ce合金 | 第49-51页 |
| 3.6 熔配法制备铝铈合金的工艺 | 第51-55页 |
| 3.6.1 熔炼温度 | 第51-52页 |
| 3.6.2 熔炼时间 | 第52页 |
| 3.6.3 搅拌 | 第52页 |
| 3.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4章 共沉积法制备铝铈合金 | 第57-65页 |
| 4.1 引言 | 第57页 |
| 4.2 氯化铝对CeO_2的氯化作用 | 第57-59页 |
| 4.2.1 CeO_2在熔盐体系NaCl-KCl-AlCl_3中的溶解度 | 第57-59页 |
| 4.2.2 氯化作用 | 第59页 |
| 4.3 NaCl-KCl-AlCl_3-CeO_2体系共沉积制备Al-Ce合金 | 第59-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电解法与熔配法制备合金的性能比较 | 第65-77页 |
| 5.1 引言 | 第65页 |
| 5.2 铝铈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65-68页 |
| 5.2.1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 第65-66页 |
| 5.2.2 断口分析 | 第66-68页 |
| 5.3 铝铈合金的腐蚀性能 | 第68-75页 |
| 5.3.1 开路电位 | 第68-69页 |
| 5.3.2 交流阻抗 | 第69-74页 |
| 5.3.3 极化曲线 | 第74-75页 |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5-7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