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引言 | 第6-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6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7-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税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3-19页 |
2.1 税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2.1.1 税源管理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税源管理的重点内容 | 第13-14页 |
2.1.3 税源管理的主要原则 | 第14-16页 |
2.2 税源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2.2 纳税遵从理论 | 第17页 |
2.2.3 税收风险理论 | 第17-19页 |
3 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9-32页 |
3.1 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理的现状 | 第19-22页 |
3.1.1 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户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1.2 广陵区税务局税源收入情况 | 第20-21页 |
3.1.3 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第21-22页 |
3.2 广陵区税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3.2.1 税源专业化管理未真正到位 | 第22页 |
3.2.2 税收分析方法较为简单 | 第22-23页 |
3.2.3 税源监控不够全面有效 | 第23-24页 |
3.2.4 税源管理考核方式不尽完善 | 第24页 |
3.2.5 税务稽查有待改进 | 第24-26页 |
3.3 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6-32页 |
3.3.1 “管户”的惯性思维和既得利益阻碍了税源专业化管理 | 第26页 |
3.3.2 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且配置不合理致使税源管理力量薄弱 | 第26-28页 |
3.3.3 道德风险、人员素质及部门本位主义导致缺乏有效监控 | 第28页 |
3.3.4 考核方法和激励机制的简单化难以体现考核效果 | 第28-30页 |
3.3.5 部门协作机制的不健全影响稽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 第30-32页 |
4 税源管理的国际借鉴 | 第32-37页 |
4.1 国外税源管理的现行做法和经验分析 | 第32-34页 |
4.1.1 合理设置适应专业化管理的税源管理机构 | 第32页 |
4.1.2 统一的纳税人识别码有利于精准分析税源情况 | 第32-33页 |
4.1.3 强化现金交易管控来实现税源的全面监控 | 第33页 |
4.1.4 纳税信用体系的建设更好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 | 第33-34页 |
4.1.5 优化服务以提高依法纳税的社会认同度 | 第34页 |
4.2 对提升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理水平的启示 | 第34-37页 |
4.2.1 信息化建设是税源管理的基础工程 | 第34-35页 |
4.2.2 涉税信息监控是税源管理的可靠保障 | 第35页 |
4.2.3 分级分类的专业化管理是税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 第35-37页 |
5 提升广陵区税务局税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37-42页 |
5.1 加强岗位培训、组建专家团队 | 第37页 |
5.2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 第37-38页 |
5.3 提升税源分析的水平 | 第38页 |
5.4 创新税源监控的方式 | 第38-39页 |
5.5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第39-40页 |
5.6 强化违法行为的税务稽查 | 第40-41页 |
5.7 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 | 第41-4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