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依据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1.1.1 青蒿素的发现 | 第13页 |
1.1.2 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1.3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活性 | 第15-17页 |
1.2 课题立题依据 | 第17-21页 |
1.3 青蒿素类衍生物结构设计思路 | 第21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青蒿素衍生物的制备 | 第22-52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2 实验药品 | 第22-24页 |
2.3 试剂的预处理 | 第24-25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2.4.1 氨基甲酸酯类中间体4a-4h的合成 | 第25-26页 |
2.4.2 硫脲类中间体7a-7h的合成 | 第26-27页 |
2.4.3 六元环青蒿素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12a-12h的合成 | 第27-28页 |
2.4.4 六元环青蒿素硫脲类衍生物13a-13h的合成 | 第28-30页 |
2.4.5 五元环青蒿素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18a-18h的合成 | 第30-32页 |
2.4.6 五元环青蒿素硫脲类衍生物19a-19h的合成 | 第32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32-52页 |
2.5.1 化合物3a-3h | 第32-34页 |
2.5.2 化合物6a-6h | 第34-36页 |
2.5.3 化合物9 | 第36页 |
2.5.4 化合物10 | 第36页 |
2.5.5 化合物12a-12h | 第36-41页 |
2.5.6 化合物13a-13h | 第41-44页 |
2.5.7 化合物17 | 第44页 |
2.5.8 化合物18a-18h | 第44-48页 |
2.5.9 化合物19a-19h | 第48-52页 |
第三章 青蒿素系列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52-6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2-54页 |
3.1.1 细胞株 | 第52页 |
3.1.2 药物 | 第52页 |
3.1.3 实验设备及耗材 | 第52-53页 |
3.1.4 实验试剂 | 第53页 |
3.1.5 试剂的配制 | 第53-5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3.2.1 细胞复苏 | 第54页 |
3.2.2 细胞培养 | 第54页 |
3.2.3 细胞传代 | 第54-55页 |
3.2.4 MTT法筛选活性药物 | 第55页 |
3.3 MTT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3.3.1 青蒿素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第56-59页 |
3.3.2 构效关系研究 | 第59-6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附录Ⅰ 重要中间体和产物的图谱 | 第63-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9-10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