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EA漏洞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EA健壮性测试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现有工作不足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EA交互漏洞 | 第16-24页 |
2.1 Android应用程序和跨应用交互机制 | 第16-19页 |
2.1.1 Android应用组件 | 第16页 |
2.1.2 组件间通信Intent | 第16-17页 |
2.1.3 应用间交互机制 | 第17-18页 |
2.1.4 开放活动 | 第18-19页 |
2.2 EA漏洞 | 第19-21页 |
2.2.1 WebView滥用 | 第19-20页 |
2.2.2 本地数据破坏 | 第20页 |
2.2.3 Fragment注入 | 第20-21页 |
2.3 EA的健壮性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AndroidEA漏洞检测和健壮性测试的相关技术 | 第24-32页 |
3.1 程序的静态分析技术 | 第24-30页 |
3.1.1 数据流分析技术 | 第26-28页 |
3.1.2 到达定值分析 | 第28-30页 |
3.2 Android应用逆向工程技术 | 第30页 |
3.3 SOOT程序分析框架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EA漏洞检测 | 第32-52页 |
4.1 漏洞检测框架 | 第32-33页 |
4.2 APK解析 | 第33-35页 |
4.3 Extra传播路径分析 | 第35-48页 |
4.3.1 Extra类型集合搜集 | 第37-39页 |
4.3.2 Extra键值分析 | 第39-45页 |
4.3.3 Extra传播路径分析算法 | 第45-48页 |
4.4 漏洞识别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EA健壮性测试 | 第52-58页 |
5.1 方法概述 | 第52-53页 |
5.2 测试驱动生成 | 第53-55页 |
5.2.1 Extra数据生成 | 第53-54页 |
5.2.2 测试驱动应用模板设计 | 第54-55页 |
5.3 测试执行过程时序图 | 第55-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EADetector和EASTER工具 | 第58-64页 |
6.1 EADetector工具 | 第58-61页 |
6.2 EASTER工具 | 第61-6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7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72页 |
7.1 EADetector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7.1.1 EA漏洞检测 | 第64-66页 |
7.1.2 案例分析 | 第66-67页 |
7.1.3 EA的覆盖率 | 第67-68页 |
7.1.4 EADetector的性能评估 | 第68-69页 |
7.2 EASTER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7.2.1 EA健壮性测试 | 第69-70页 |
7.2.2 案例分析 | 第70页 |
7.2.3 EA的覆盖率 | 第70-71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