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木材防腐的现状 | 第9-15页 |
| ·木材的生物败坏 | 第9-10页 |
| ·木材防腐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木材防腐的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木材防腐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木材防腐现状 | 第12-13页 |
| ·木材防腐的处理方法 | 第13-15页 |
| ·木材防腐剂的现状 | 第15-19页 |
| ·油类木材防腐剂 | 第15页 |
| ·油载型木材防腐剂 | 第15-17页 |
| ·水载型木材防腐剂 | 第17-19页 |
| ·木材防腐剂发展的趋势 | 第19-21页 |
| ·市面上常用木材防腐剂的缺点 | 第19页 |
| ·木材防腐剂的发展趋势 | 第19页 |
| ·新型木材防腐剂的开发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DCP 木材防腐剂单剂的筛选 | 第21-27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 ·供试菌种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DCP 木材防腐剂单组分的确定 | 第23-24页 |
| ·DCP 单剂的抑菌实验及其剂量的确定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DCP 木材防腐剂的制备 | 第27-3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DCP 木材防腐剂乳液的制备原理 | 第28页 |
| ·DCP 木材防腐剂乳液的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 ·DCP 木材防腐剂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 ·溶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第30页 |
| ·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的选择 | 第30-33页 |
| ·最佳工艺的确定 | 第33-37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3-36页 |
| ·正交试验 | 第36-37页 |
| ·最佳乳化条件和产品性能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DCP 的木材防腐防霉实验 | 第39-50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39-40页 |
| ·试样 | 第39页 |
| ·供试菌种 | 第39页 |
|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 ·木材防腐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 ·木材防霉试验步骤 | 第41-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DCP 的防腐性能 | 第43-46页 |
| ·DCP 对彩绒革盖菌的抑制性能 | 第43-44页 |
| ·DCP 对密粘褶菌的抑制性能 | 第44-46页 |
| ·DCP 的防霉性能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DCP 木材防腐剂的抗流失性能评价 | 第50-57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50-51页 |
| ·试件 | 第50页 |
|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 ·主要仪器 | 第50-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 ·抗流失实验方法 | 第51页 |
| ·有效成分流失率的实验步骤 | 第51-54页 |
| ·BAC 流失率的实验步骤 | 第52页 |
| ·含硼总量流失率的确定步骤 | 第52-53页 |
| ·S1 流失率的确定步骤 | 第53页 |
| ·S2 流失率的确定步骤 | 第53-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 ·BAC 流失率 | 第54页 |
| ·含硼总量流失率 | 第54页 |
| ·S1 流失率 | 第54-55页 |
| ·S2 流失率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DCP 木材防腐剂的阻燃性能和动物毒性的研究 | 第57-60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57-58页 |
| ·试材和受试动物 | 第57页 |
| ·主要试剂 | 第57-58页 |
|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 ·试验方法 | 第58页 |
| ·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58页 |
| ·动物毒性的测试方法 | 第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 ·阻燃性能的测试结果 | 第58-59页 |
| ·动物毒性的测试结果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创新点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详细摘要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