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铒钇共掺杂光通信锗酸盐玻璃光波导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30页
    2.1 稀土概述第13-18页
        2.1.1 稀土元素的性质第13-14页
        2.1.2 稀土离子的电子组态第14-16页
        2.1.3 稀土离子的能级第16页
        2.1.4 稀土离子的跃迁与发光第16-18页
    2.2 稀土的发光基本规律第18-22页
        2.2.1 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第19-21页
        2.2.2 能量传递第21-22页
    2.3 J-O理论与光谱参数的计算第22-24页
    2.4 稀土元素发光特点及其应用前景第24页
    2.5 稀土掺杂玻璃的应用第24-25页
    2.6 锗酸盐玻璃第25-27页
    2.7 玻璃离子交换技术第27-30页
        2.7.1 离子交换原理第27-28页
        2.7.2 K~+-Na~+离子交换特点第28-29页
        2.7.3 Ag~+-Na~+离子交换特点第29-30页
第三章 锗酸盐玻璃中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第30-37页
    3.1 Er~(3+)/Yb~(3+)共掺锗酸盐玻璃的制备第30页
    3.2 Er~(3+)/Yb~(3+)共掺锗酸盐玻璃测试第30页
    3.3 吸收光谱和J-O理论计算第30-34页
    3.4 红外发射光谱第34-35页
    3.5 吸收和发射截面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离子交换锗酸盐玻璃平面光波导第37-44页
    4.1 平面光波导制备第37页
    4.2 有效折射率测量第37-39页
    4.3 折射率分布拟合第39-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离子交换稀土掺杂锗酸盐玻璃条形光波导第44-55页
    5.1 条形光波导制备第44-45页
    5.2 条形光波导测试第45-48页
    5.3 光波导波表面结构和近场模式第48-49页
    5.4 数值孔径和截止波长第49页
    5.5 光波导信号增益能力第49-54页
    5.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频段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及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技术研究
下一篇:武威市公安局舆情监测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