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药工艺论文

Vero细胞流感减毒活疫苗生产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性研究第6-21页
    前言第6-9页
    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9-13页
        1.1 实验材料第9-10页
            1.1.1 病毒第9页
            1.1.2 细胞第9页
            1.1.3 主要试剂耗材第9-10页
            1.1.4 仪器和设备第10页
            1.1.5 主要溶液第10页
        1.2 实验方法第10-13页
            1.2.1 Vero细胞培养第10-11页
            1.2.2 MDCK细胞培养第11页
            1.2.3 病毒制备第11页
            1.2.4 流感病毒培养第11页
            1.2.5 血凝滴度的测定第11页
            1.2.6 流感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滴定第11-12页
            1.2.7 探究各因素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2-13页
    2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第13-17页
        2.1 病毒毒种TCID50滴定第13页
        2.2 不同pH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3-14页
        2.3 不同血清浓度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4页
        2.4 不同TPCK胰酶终浓度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4-15页
        2.5 不同CPE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5-16页
        2.6 不同基础培养基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2.7 不同病毒吸附时间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7页
        2.8 不同病毒的感染复数(MOI)对流感病毒产量的影响第17页
    3 在细胞工厂上的放大第17-18页
        3.1 细胞工厂上放大Vero细胞第18页
        3.2 细胞工厂上放大流感病毒第18页
    4 结论第18-19页
    5 讨论第19-20页
    6 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Vero细胞培养的流感病毒的纯化处理第21-36页
    前言第21-24页
    7 实验材料第24-25页
        7.1 病毒第24页
        7.2 层析填料第24页
        7.3 仪器与设备第24页
        7.4 主要试剂第24-25页
        7.5 主要溶液第25页
        7.6 耗材第25页
    8 实验方法第25-30页
        8.1 病毒液收获第25页
        8.2 高速离心第25页
        8.3 超滤膜孔径的筛选第25页
        8.4 Benzonase核酸酶与分子筛过滤Sepharose4FF联用第25-28页
            8.4.1 Benzonase核酸酶处理第25-26页
            8.4.2 Benzonase核酸酶的最适工作时间及浓度优化第26页
            8.4.3 分子筛过滤Sepharose4FF纯化第26-28页
        8.5 分子筛过滤柱Sepharose4FF与强阴离子交换柱CaptoQ联用第28-29页
        8.6 流感病毒纯化流程第29-30页
    9 实验结果第30-32页
        9.1 Benzonase核酸酶的最适工作时间及浓度优化第30页
        9.2 超滤膜孔径的筛选结果第30页
        9.3 两种纯化方式纯化结果的对比第30-32页
    10 结果第32-33页
        10.1 纯化工艺的确定第32-33页
        10.2 纯化工艺环节中各项指标检测第33页
    11 检测方法第33-34页
        11.1 血凝效价第33页
        11.2 血凝素含量第33-34页
        11.3 残余宿主细胞(Vero)DNA的检测第34页
        11.4 总蛋白含量第34页
        11.5 感染性滴度第34页
    12 讨论第34-35页
    13 小结第35-36页
全文小节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 Ⅰ 缩略语表第40-41页
附录 Ⅱ 基本实验操作第41-47页
附录 Ⅲ 溶液配制第47-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锆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酰丙酸乙酯合成γ-戊内酯的研究
下一篇:靶向光动力治疗—化疗联用抗癌药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