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消防救援平台的结构设计及应用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前言 | 第12-14页 |
1.1.1 高层建筑的定义 | 第12页 |
1.1.2 高层建筑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1.2 高层建筑火场环境分析 | 第14页 |
1.3 高层建筑消防救援装备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页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5页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1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 第18-20页 |
1.5.1 课题主要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2 课题研究的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消防救援平台的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0-36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消防救援平台的技术基础 | 第20-25页 |
2.2.1 桅柱式传动技术 | 第20-21页 |
2.2.2 钢丝绳传动技术 | 第21-22页 |
2.2.3 擦窗机水平轨道技术 | 第22-23页 |
2.2.4 消防救援平台的技术参数 | 第23页 |
2.2.5 同类技术对比及特点 | 第23-25页 |
2.3 消防救援平台的结构组成 | 第25-30页 |
2.3.1 悬挂装置结构组成 | 第25-27页 |
2.3.2 消防救援平台结构组成 | 第27-29页 |
2.3.3 平台专用运输车结构组成 | 第29-30页 |
2.4 消防救援平台的工作原理 | 第30-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消防救援平台的耐火性分析 | 第36-46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消防救援平台的热力学概述 | 第36-39页 |
3.2.1 热力学分析简介 | 第36页 |
3.2.2 热力学种类 | 第36-38页 |
3.2.3 基本传热方式 | 第38-39页 |
3.3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 第39-41页 |
3.3.1 火灾发展阶段 | 第39页 |
3.3.2 高层火灾火场特点 | 第39-40页 |
3.3.3 平台工作温度场分析 | 第40-41页 |
3.4 消防救援平台的瞬态热力学分析 | 第41-43页 |
3.4.1 消防平台热力学分析结果 | 第42页 |
3.4.2 火灾条件下平台结构力学性能 | 第42-43页 |
3.5 消防救援平台的防火保护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消防救援平台的可靠性分析 | 第46-58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消防救援平台的负载场合分析 | 第46-50页 |
4.2.1 载荷及约束的处理 | 第46-47页 |
4.2.2 负载场合的确定 | 第47页 |
4.2.3 消防救援平台自重及工作载荷计算 | 第47-48页 |
4.2.4 消防救援平台风载计算 | 第48-50页 |
4.3 消防救援平台的静力学分析 | 第50-55页 |
4.3.1 消防救援平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51-55页 |
4.3.2 不同负载场合结果分析 | 第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五章 消防救援平台的稳定性分析 | 第58-66页 |
5.1 前言 | 第58-59页 |
5.1.1 平台稳定性研究意义 | 第58页 |
5.1.2 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58-59页 |
5.2 消防救援平台屈曲分析 | 第59-62页 |
5.2.1 有限元屈曲分析概述 | 第59-60页 |
5.2.2 消防救援平台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60-62页 |
5.3 消防救援平台屈曲分析结果 | 第62-63页 |
5.3.1 平台特征值屈曲分析失稳形式 | 第62页 |
5.3.2 平台失稳规律分析 | 第62-63页 |
5.4 消防救援平台的优化处理 | 第63-64页 |
5.4.1 优化的意义 | 第63页 |
5.4.2 优化思路 | 第63页 |
5.4.3 优化结果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国家发明专利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