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 | 第10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相关理论与研究 | 第10-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1 文献查阅法 | 第11页 |
1.4.2 实地调研法 | 第11页 |
1.4.3 案例分析归纳法 | 第11页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公众参与模式及相关研究和实践 | 第13-20页 |
2.1 公众参与 | 第13-14页 |
2.1.1 概念 | 第13页 |
2.1.2 范围界定 | 第13-14页 |
2.1.3 理论研究背景 | 第14页 |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2.2.1 西方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 | 第14-15页 |
2.2.2 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2.3 国外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更新案例分析 | 第17-18页 |
2.3.1 纽约的社区更新公众参与 | 第17页 |
2.3.2 东京的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发展内容 | 第17-18页 |
2.4 国内公众参与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第18-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 | 第20-27页 |
3.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3.1.1 街区 | 第20页 |
3.1.2 历史文化街区 | 第20-21页 |
3.1.3 有机更新 | 第21页 |
3.2 国内历史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的案例 | 第21-23页 |
3.2.1 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 | 第21-22页 |
3.2.2 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 | 第22-23页 |
3.3 国外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相关案例 | 第23-24页 |
3.4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发展趋势与模式 | 第24-25页 |
3.5 既有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有有机更新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大栅栏历史街区调研与分析 | 第27-34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27-29页 |
4.1.1 地理区位 | 第27-28页 |
4.1.2 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4.2 大栅栏历史街区文化特色分析 | 第29-31页 |
4.2.1 梨园文化 | 第29页 |
4.2.2 建筑文化 | 第29-31页 |
4.3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4.4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现状 | 第32-34页 |
4.4.1 更新制度与政策 | 第32-33页 |
4.4.2 更新策略 | 第33-34页 |
第5章 延寿街调研及公众参与模式 | 第34-43页 |
5.1 延寿街简介 | 第34页 |
5.2 延寿街街区现状调研 | 第34-35页 |
5.2.1 交通空间 | 第34页 |
5.2.2 休憩空间 | 第34-35页 |
5.2.3 居民的文化生活 | 第35页 |
5.3 延寿街主体特征分析 | 第35-39页 |
5.3.1 商业特征 | 第35-37页 |
5.3.2 街区内可达性 | 第37页 |
5.3.3 资源特征 | 第37-38页 |
5.3.4 街区设施 | 第38页 |
5.3.5 延寿街公众参与内容 | 第38-39页 |
5.4 拟制定延寿街公众参与程序 | 第39页 |
5.5 拟制定延寿街有机更新公众参与制度 | 第39-43页 |
5.5.1 参与主体 | 第39-41页 |
5.5.2 参与程序的制定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延寿街环境有机更新设计 | 第43-48页 |
6.1 设计原则 | 第43页 |
6.2 设计策略 | 第43-45页 |
6.2.1 街道胡同环境整治 | 第43页 |
6.2.2 院落房屋建筑分类整治 | 第43-45页 |
6.3 延寿街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设计 | 第45-47页 |
6.3.1 街道环境的更新 | 第45页 |
6.3.2 改变交通体系 | 第45页 |
6.3.3 街区内建筑及建筑表皮的保护与更新 | 第45-47页 |
6.3.4 街区街道中公共服务设施 | 第47页 |
6.4 延寿街环境更新引导 | 第47-4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硕士研究生作品集 | 第54-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