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公众参与下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以北京市西城区延寿街更新设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第10页
        1.2.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相关理论与研究第10-1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4.1 文献查阅法第11页
        1.4.2 实地调研法第11页
        1.4.3 案例分析归纳法第11页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第11-12页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3页
第2章 公众参与模式及相关研究和实践第13-20页
    2.1 公众参与第13-14页
        2.1.1 概念第13页
        2.1.2 范围界定第13-14页
        2.1.3 理论研究背景第14页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概述第14-17页
        2.2.1 西方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第14-15页
        2.2.2 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第15-17页
    2.3 国外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更新案例分析第17-18页
        2.3.1 纽约的社区更新公众参与第17页
        2.3.2 东京的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发展内容第17-18页
    2.4 国内公众参与街区更新案例分析第18-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第20-27页
    3.1 相关概念第20-21页
        3.1.1 街区第20页
        3.1.2 历史文化街区第20-21页
        3.1.3 有机更新第21页
    3.2 国内历史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的案例第21-23页
        3.2.1 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第21-22页
        3.2.2 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第22-23页
    3.3 国外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相关案例第23-24页
    3.4 国内外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发展趋势与模式第24-25页
    3.5 既有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有有机更新存在的问题第25页
    3.6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4章 大栅栏历史街区调研与分析第27-34页
    4.1 项目背景第27-29页
        4.1.1 地理区位第27-28页
        4.1.2 历史沿革第28-29页
    4.2 大栅栏历史街区文化特色分析第29-31页
        4.2.1 梨园文化第29页
        4.2.2 建筑文化第29-31页
    4.3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第31-32页
    4.4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现状第32-34页
        4.4.1 更新制度与政策第32-33页
        4.4.2 更新策略第33-34页
第5章 延寿街调研及公众参与模式第34-43页
    5.1 延寿街简介第34页
    5.2 延寿街街区现状调研第34-35页
        5.2.1 交通空间第34页
        5.2.2 休憩空间第34-35页
        5.2.3 居民的文化生活第35页
    5.3 延寿街主体特征分析第35-39页
        5.3.1 商业特征第35-37页
        5.3.2 街区内可达性第37页
        5.3.3 资源特征第37-38页
        5.3.4 街区设施第38页
        5.3.5 延寿街公众参与内容第38-39页
    5.4 拟制定延寿街公众参与程序第39页
    5.5 拟制定延寿街有机更新公众参与制度第39-43页
        5.5.1 参与主体第39-41页
        5.5.2 参与程序的制定第41-43页
第六章 延寿街环境有机更新设计第43-48页
    6.1 设计原则第43页
    6.2 设计策略第43-45页
        6.2.1 街道胡同环境整治第43页
        6.2.2 院落房屋建筑分类整治第43-45页
    6.3 延寿街街区环境的有机更新设计第45-47页
        6.3.1 街道环境的更新第45页
        6.3.2 改变交通体系第45页
        6.3.3 街区内建筑及建筑表皮的保护与更新第45-47页
        6.3.4 街区街道中公共服务设施第47页
    6.4 延寿街环境更新引导第47-48页
第7章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硕士研究生作品集第54-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街区中的商业空间更新--以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北部平房区为例
下一篇:旅游开发背景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芙蓉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