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8-2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2页 | 
|     1.2 虚拟同步发电机概念及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     1.3 虚拟同步发电机运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2 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 | 第28-42页 | 
|     2.1 虚拟同步发电机与同步发电机等效关系 | 第28页 | 
|     2.2 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     2.3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原理 | 第31-34页 | 
|     2.4 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控制 | 第34-4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3 虚拟同步发电机建模及参数设计 | 第42-63页 | 
|     3.1 虚拟同步发电机动态相量模型 | 第42-48页 | 
|     3.2 虚拟同步发电机稳定性分析 | 第48-55页 | 
|     3.3 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设计 | 第55-57页 | 
|     3.4 仿真研究 | 第57-6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4 无缝切换技术 | 第63-73页 | 
|     4.1 预同步技术原理 | 第63-64页 | 
|     4.2 传统预同步技术 | 第64-68页 | 
|     4.3 离网/并网无缝切换 | 第68-7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5 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电流谐波抑制 | 第73-82页 | 
|     5.1 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阻抗模型 | 第73-74页 | 
|     5.2 基于PMR的并网电流谐波补偿控制 | 第74-78页 | 
|     5.3 仿真研究 | 第78-8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2-91页 | 
|     6.1 三相逆变器主回路参数设计 | 第82-85页 |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90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 作者简历 | 第99-10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