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1.1 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 第14-16页 |
1.1.1 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 | 第14页 |
1.1.2 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降解 | 第14-15页 |
1.1.3 影响饲料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特性的因素 | 第15-16页 |
1.2 大豆产品的加工及应用 | 第16-17页 |
1.3 CNCPS体系 | 第17页 |
1.4 尼龙袋法 | 第17-18页 |
1.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18-20页 |
1.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技术原理 | 第18页 |
1.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具体应用 | 第18-20页 |
1.6 试验的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常规化学组分分析 | 第22-23页 |
2.2.2 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2.3 CNCPS体系中蛋白质组分计算 | 第23页 |
2.3 瘤胃降解试验 | 第23-25页 |
2.3.1 试验动物管理 | 第23-24页 |
2.3.2 瘤胃降解试验 | 第24页 |
2.3.3 瘤胃降解率计算 | 第24-25页 |
2.4 样品分子结构测定 | 第25-26页 |
2.4.1 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4.2 光谱分析 | 第25-26页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3.1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营养价值 | 第28-30页 |
3.1.1 大豆产品的常规营养组分 | 第28-29页 |
3.1.2 大豆产品的CNCPS组分 | 第29-30页 |
3.2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瘤胃降解特性 | 第30-31页 |
3.3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分子结构特征 | 第31-33页 |
3.3.1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蛋白质分子结构 | 第31-32页 |
3.3.2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 | 第32-33页 |
3.4 营养组分的分子结构与大豆产品瘤胃降解特性之间的关系 | 第33-41页 |
3.4.1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大豆产品干物质和粗蛋白瘤胃降解特性之间的关系 | 第33-34页 |
3.4.2 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大豆产品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特性之间的关系 | 第34-38页 |
3.4.3 大豆产品营养组分瘤胃降解特性与分子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 | 第38-41页 |
4 讨论 | 第41-46页 |
4.1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营养组分差异 | 第41-42页 |
4.2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的瘤胃降解 | 第42-43页 |
4.2.1 干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 | 第42页 |
4.2.2 粗蛋白在瘤胃中的降解 | 第42页 |
4.2.3 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在瘤胃中的降解 | 第42-43页 |
4.3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营养组分的分子结构 | 第43-44页 |
4.3.1 蛋白质分子结构 | 第43页 |
4.3.2 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 | 第43-44页 |
4.4 膨化和发酵大豆产品瘤胃降解特性与营养组分分子结构关系 | 第44-46页 |
4.4.1 蛋白质瘤胃降解特性与营养组分分子结构关系 | 第44-45页 |
4.4.2 纤维瘤胃降解特性与营养组分分子结构关系 | 第45页 |
4.4.3 干物质瘤胃降解特性与营养组分分子结构关系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