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昆虫的肌肉系统及作用于该系统的杀虫剂 | 第13-16页 |
1.1.1 昆虫的肌肉系统及主要类型 | 第13-14页 |
1.1.2 昆虫肌肉收缩的机制 | 第14-15页 |
1.1.3 肌肉毒剂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 肌质网钙泵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细胞内的钙稳态及调节机制 | 第16-17页 |
1.2.2 肌质网钙泵的结构及功能 | 第17-20页 |
1.3 雷公藤生物碱杀虫作用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1 天然产物新农药概述 | 第20页 |
1.3.2 雷公藤生物碱的种类 | 第20-21页 |
1.3.3 雷公藤生物碱的杀虫作用 | 第21页 |
1.3.4 雷公藤生物碱的杀虫机理 | 第21-23页 |
1.4 RNAi技术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4.1 昆虫RNAi的原理 | 第23页 |
1.4.2 昆虫RNAi的方法 | 第23-24页 |
1.4.3 RNAi在昆虫毒理学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1.5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雷公藤次碱对东方粘虫CA~(2+)-ATP酶的影响 | 第27-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8-2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2.2.1 雷公藤次碱对粘虫Ca~(2+)-ATPase活体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2.2.2 雷公藤次碱对粘虫Ca~(2+)-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 讨论 | 第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肌质网钙泵基因全长获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41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31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32-41页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3.2.1 粘虫SERCA基因目的片段获取 | 第41-42页 |
3.2.2 粘虫SERCA核酸序列分析 | 第42页 |
3.2.3 粘虫SERCA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3.2.4 粘虫SERCA基因编码氨基酸多重序列比较 | 第45-47页 |
3.2.5 粘虫SERCA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 | 第47页 |
3.2.6 粘虫MsSERC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 | 第47-48页 |
3.3 讨论 | 第48-49页 |
3.3.1 不同物种肌质网钙泵同源性存在差异 | 第48-49页 |
3.3.2 肌质网钙泵基因在粘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表达存在差异 | 第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利用RNAi技术鉴定东方粘虫SERCA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 | 第50-6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50页 |
4.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50-51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51-54页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4.2.1 MsSERCA基因片段PCR | 第54页 |
4.2.2 体外dsRNA合成 | 第54-55页 |
4.2.3 注射dsRNA后对试虫死亡率和体重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4 注射dsRNA后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5 雷公藤次碱对RNAi处理的粘虫存活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6 注射dsRNA后期表型变化观察结果 | 第58-59页 |
4.3 讨论 | 第59-60页 |
4.3.1 肌质网钙泵在粘虫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第59页 |
4.3.2 肌质网钙泵的活性变化与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有关 | 第59-60页 |
4.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东方粘虫SERCA同源建模及与雷公藤次碱的分子对接 | 第61-67页 |
5.1 方法 | 第61-63页 |
5.1.1 同源建模 | 第61-62页 |
5.1.2 分子对接 | 第62-63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2.1 同源建模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5.2.2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3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7-70页 |
6.1 问题与讨论 | 第67-68页 |
6.1.1 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与其对粘虫肌质网钙泵的影响有关 | 第67-68页 |
6.1.2 雷公藤次碱的杀虫机理比较复杂,需进行深入研究 | 第68页 |
6.2 结论 | 第68页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第68-69页 |
6.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