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印度河盆地Badin地区测井储层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岩电实验分析研究 | 第8-9页 |
1.2.2 岩性识别研究 | 第9页 |
1.2.3 储层参数评价 | 第9页 |
1.2.4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 第10-13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4.2 技术关键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5页 |
2.1 构造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况 | 第13-14页 |
2.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2.2.1 区块概况 | 第14-15页 |
2.2.2 区块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 第15-16页 |
2.3 研究区块沉积相 | 第16-25页 |
2.3.1 沉积环境及岩石学标志 | 第16-21页 |
2.3.2 单井相划分 | 第21-24页 |
2.3.3 连井剖面沉积分析 | 第24-25页 |
第3章 测井资料的预处理 | 第25-33页 |
3.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25-30页 |
3.1.1 测井资料标准化的意义 | 第25-26页 |
3.1.2 测井资料标准化的方法 | 第26-30页 |
3.2 岩心归位 | 第30-31页 |
3.3 测井曲线平滑滤波 | 第31-33页 |
第4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第33-52页 |
4.1 储层“四性”特征 | 第33-47页 |
4.1.1 岩性特征 | 第33-38页 |
4.1.2 物性特征 | 第38-43页 |
4.1.3 电性特征 | 第43-46页 |
4.1.4 含油性特征 | 第46-47页 |
4.2 储层“四性”关系 | 第47-52页 |
4.2.1 岩性-电性关系 | 第47-49页 |
4.2.2 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 | 第49-50页 |
4.2.3 物性-含油性关系 | 第50-52页 |
第5章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52-65页 |
5.1 粘土含量 | 第52-53页 |
5.2 孔隙度模型 | 第53-54页 |
5.3 渗透率模型 | 第54-57页 |
5.4 建立储层饱和度解释模型 | 第57-64页 |
5.5 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 第65-78页 |
6.1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 第65-72页 |
6.1.1 地层压力测试识别流体性质 | 第65-68页 |
6.1.2 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 | 第68-72页 |
6.2 识别方法的应用 | 第72-7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