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条件下小麦产量性状和抗旱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符号说明 | 第5-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8页 |
1.1 小麦生产概况 | 第12-14页 |
1.2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与的产量关系 | 第14-16页 |
1.2.1 产量构成因素 | 第14页 |
1.2.2 株高 | 第14-15页 |
1.2.3 根系 | 第15-16页 |
1.2.4 理想株型 | 第16页 |
1.3 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3.1 国内外干旱发生情况 | 第16-18页 |
1.3.2 作物抗旱性 | 第18-23页 |
1.3.2.1 形态性状 | 第19页 |
1.3.2.2 生理性状 | 第19-21页 |
1.3.2.3 生化性状 | 第21-22页 |
1.3.2.4 产量与抗旱性 | 第22-23页 |
1.3.3 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 | 第23-24页 |
1.4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4.1 GWAS的基本原理 | 第24页 |
1.4.2 GWAS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软件 | 第24-26页 |
1.4.3 SNP标记及其在GWAS分析中的应用 | 第26页 |
1.4.4 GWAS在植物复杂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9-32页 |
2.2.1 苗期试验设计和形状调查 | 第29-30页 |
2.2.2 成株期试验设计和形状调查 | 第30-32页 |
2.3 SNP标记检测 | 第32-33页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3-34页 |
2.4.1 表型数据和抗旱系数的计算 | 第33页 |
2.4.2 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和LD分析 | 第33-34页 |
2.4.3 关联分析 | 第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82页 |
3.1 水旱条件下表型变异和相关性分析 | 第34-54页 |
3.1.1 表型变异分析 | 第34-44页 |
3.1.2 相关性分析 | 第44-53页 |
3.1.3 抗旱性小麦品种的鉴定 | 第53-54页 |
3.2 SNP标记多态性及群体结构 | 第54-57页 |
3.2.1 SNP多态性 | 第54-55页 |
3.2.2 群体结构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 | 第55-57页 |
3.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57-58页 |
3.4 关联分析 | 第58-82页 |
3.4.1 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8-62页 |
3.4.2 抗旱性的关联分析 | 第62-63页 |
3.4.3 多效性SNP和QTL簇 | 第63-82页 |
4 讨论 | 第82-89页 |
4.1 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第82-83页 |
4.2 与已定位QTL的对比分析 | 第83-88页 |
4.3 干旱胁迫对产量性状QTL表达的影响 | 第88-89页 |
5 结论 | 第89-9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90-109页 |
7 致谢 | 第109-110页 |
8 附表 | 第110-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