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1 绪论 | 第16-2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简介 | 第17-19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的特点及工作过程 | 第17-18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点火起爆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点火起爆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脉冲爆轰发动机中等离子体点火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CE/SE方法简介 | 第27-28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8-29页 |
2 等离子体射流能量与时间对PDE一维两相爆轰影响的数值计算 | 第29-41页 |
·等离子体点火的脉冲爆轰发动机一维两相爆轰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基本假设 | 第29页 |
·控制方程 | 第29-31页 |
·一维CE/SE方法 | 第31-35页 |
·守恒元与求解元的确定 | 第31-32页 |
·计算格式的推导 | 第32-33页 |
·边界条件及源项的处理 | 第33-35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6-39页 |
·等离子体射流时间对点火起爆过程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等离子体射流能量对点火起爆过程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外流场的数值计算 | 第41-55页 |
·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外流场轴对称非定常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41-44页 |
·物理过程 | 第41-42页 |
·轴对称磁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42-44页 |
·二维带扩散项的CE/SE方法 | 第44-49页 |
·守恒元与求解元的确定 | 第44-45页 |
·计算格式的推导 | 第45-48页 |
·磁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的雅克比矩阵 | 第48-49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50-54页 |
·等离子体发生器内流场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50-52页 |
·等离子体发生器外流场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等离子体点火位置对PDE点火起爆影响的二维/轴对称两相数值计算 | 第55-66页 |
·考虑等离子体点火的PDE二维/轴对称两相爆轰数学物理模型 | 第55-57页 |
·物理过程 | 第55-56页 |
·等离子体射流的控制方程 | 第56页 |
·二维/轴对称两相爆轰的控制方程 | 第56-57页 |
·二维CE/SE方法及其雅克比系数矩阵 | 第57-58页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源项的处理 | 第58-59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59-65页 |
·PDE中等离子体点火的两种位置分布 | 第59页 |
·壁面点火方式1 | 第59-63页 |
·壁面点火方式2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等离子体射流能量与时间对PDE考虑组分反应的二维/轴对称两相爆轰影响的数值计算 | 第66-81页 |
·物理过程 | 第66-67页 |
·考虑组分反应的二维/轴对称两相爆轰控制方程 | 第67-69页 |
·计算方法与雅克比系数矩阵 | 第69-71页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源项的处理 | 第71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71-78页 |
·等离子体射流能量对点火起爆过程影响的分析 | 第71-77页 |
·等离子体射流时间对点火起爆过程影响的分析 | 第77-78页 |
·部分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78-79页 |
·组分反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等离子体点火条件下PDE点火起爆过程的三维两相数值计算 | 第81-106页 |
·等离子体点火的PDE三维物理过程 | 第81-82页 |
·三维两相爆轰控制方程 | 第82-84页 |
·三维CE/SE方法 | 第84-93页 |
·守恒元与求解元的确定 | 第84-87页 |
·计算格式的推导 | 第87-91页 |
·三维两相爆轰控制方程的雅克比系数矩阵 | 第91-93页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源项的处理 | 第93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93-104页 |
·点火室结构对PDE爆轰管内速度场的影响 | 第93-94页 |
·凹槽+单环片点火室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94-100页 |
·凹槽+双环片点火室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0-102页 |
·两种点火室结构对点火起爆过程影响的分析 | 第102页 |
·不同进气速度对点火起爆过程影响的分析 | 第102-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7 等离子体点火条件下PDE内考虑组分反应的三维两相爆轰的数值计算 | 第106-126页 |
·物理过程 | 第106-107页 |
·考虑组分反应的三维两相爆轰控制方程 | 第107-109页 |
·考虑组分反应的三维两相爆轰控制方程的计算方法与雅克比系数矩阵 | 第109-112页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源项的处理 | 第112-113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113-124页 |
·三种方案的点火室局部燃料/氧气配比模型 | 第113页 |
·三种方案的点火室局部燃料/氧气配比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113-124页 |
·部分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 | 第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8 脉冲爆轰发动机点火起爆过程的实验研究 | 第126-134页 |
·实验系统 | 第126-127页 |
·局部O_2质量浓度30%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127-132页 |
·等离子体点火的PDE工作频率为10Hz~30Hz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127-129页 |
·等离子体点火与火花点火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129-130页 |
·不同频率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和燃烧转爆轰时间分析 | 第130-132页 |
·局部O_2质量浓度40%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9 总结及展望 | 第134-138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34-13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6-137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