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

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1 国外气象服务运行模式及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 国内气象服务运行模式及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我国的社会气象发展目标第16-18页
第二章 引言第18-20页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2.2 研究内容(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第19-20页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3.1 数据来源第20页
    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3.2.1 文献阅读法第20页
        3.2.2 数据分析法第20页
        3.2.3 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第20-21页
    3.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四章 结果分析第22-44页
    4.1 气象服务社会化指标选取第22-25页
        4.1.1 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第22-23页
        4.1.2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第23-24页
        4.1.3 公众满意程度第24-25页
        4.1.4 气象装备水平第25页
    4.2 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分析第25-28页
        4.2.1 气象预警信息人均覆盖面变化第26-27页
        4.2.2 不同途径预警信息覆盖面差异第27-28页
    4.3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分析第28-31页
        4.3.1 公众气象服务效益第29页
        4.3.2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第29-30页
        4.3.3 气象服务总体效益第30-31页
    4.4 公众满意程度分析第31-35页
        4.4.1 城市居民满意度第31-32页
        4.4.2 农村居民满意度第32-33页
        4.4.3 全国居民满意度第33-35页
    4.5 气象装备水平分析第35-36页
    4.6 气象为农服务体系与建设第36-39页
        4.6.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第36-37页
        4.6.2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第37页
        4.6.3 农业气象服务更加全面多样第37页
        4.6.4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断深化第37-38页
        4.6.5 基层气象服务模式的分析与研究第38-39页
    4.7 社会气象实现方法的研究第39-44页
        4.7.1 气象信息服务社会化第39-40页
        4.7.2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第40-42页
        4.7.3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社会化第42页
        4.7.4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第42-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UV-B辐射增强及胁迫解除对杜仲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1961-2016年中国极端气温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