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肿瘤光热治疗 | 第8-9页 |
1.3 基于光热治疗的纳米热化疗制剂在耐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9页 |
1.4 纳米热化疗制剂在耐药肿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1.4.1 近红外光吸收剂的安全性问题 | 第9-10页 |
1.4.2 纳米热化疗制剂的肿瘤靶向和体内快速清除问题 | 第10-11页 |
1.4.3 纳米热化疗制剂在耐药肿瘤治疗中的策略问题 | 第11页 |
1.5 天然纳米黑色素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研究 | 第11-12页 |
1.6 生物膜在纳米制剂制备中的应用及优势 | 第12页 |
1.7 血小板膜在仿生纳米制剂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8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2 血小板仿生纳米热化疗制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4-22页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4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2.3.1 实验中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15-16页 |
2.3.2 黑色素纳米粒子(MNPs)的制备与表征 | 第16页 |
2.3.3 纳米血小板囊泡(NPVs)的制备、修饰与表征 | 第16页 |
2.3.4 RGD肽段修饰NPVs (RGD@NPVs)的制备与表征 | 第16-17页 |
2.3.5 纳米热化疗制剂RGD-NPVs@MNPs/DOX的制备与表征 | 第17页 |
2.3.6 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第17页 |
2.3.7 膜蛋白测定 | 第17-18页 |
2.3.8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18-21页 |
2.4.1 黑色素纳米粒子(MNPs)的制备与表征结果 | 第18-19页 |
2.4.2 RGD-NPVs@MNPs/DOX的制备与表征结果 | 第19-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血小板仿生纳米热化疗制剂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22-28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3.3.1 实验中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3.3.2 RGD-NPVs@MNPs/DOX光热转化性能测定 | 第24页 |
3.3.3 药物释放研究 | 第24页 |
3.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25-27页 |
3.4.1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结果 | 第25页 |
3.4.2 RGD-NPVs@MNPs/DOX光热转换性能分析 | 第25页 |
3.4.3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25-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RGD-NPVs@MNPs/DOX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28-39页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4.3.1 实验中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30-32页 |
4.3.2 细胞系与细胞培养方法 | 第32页 |
4.3.3 RGD-NPVs@MNPs/DOX的免疫逃逸实验 | 第32页 |
4.3.4 RGD-NPVs@MNPs/DOX体外靶向研究 | 第32页 |
4.3.5 RGD-NPVs@MNPs/DOX体外化疗研究 | 第32-33页 |
4.3.6 RGD-NPVs@MNPs体外光热治疗效果研究 | 第33页 |
4.3.7 RGD-NPVs@MNPs/DOX体外联合治疗效果研究 | 第33页 |
4.3.8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4.4.1 RGD-NPVs@MNPs/DOX免疫逃逸研究结果 | 第33-34页 |
4.4.2 RGD-NPVs@MNPs/DOX的靶向能力测试结果 | 第34-35页 |
4.4.3 RGD-NPVs@MNPs/DOX体外化疗结果 | 第35-36页 |
4.4.4 RGD-NPVs@MNPs/DOX的体外光热治疗效果 | 第36-37页 |
4.4.5 RGD-NPVs@MNPs/DOX的体外联合治疗效果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