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所做的工作和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第20-28页 |
2.1 国际贸易融资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2.2 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特征 | 第20-21页 |
2.2.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期限相对较短 | 第21页 |
2.2.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较低 | 第21页 |
2.2.3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较高的自偿性 | 第21页 |
2.3 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作用 | 第21-22页 |
2.3.1 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益的提高 | 第21-22页 |
2.3.2 有利于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 第22页 |
2.3.3 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 | 第22页 |
2.4 金融创新理论概述 | 第22-28页 |
2.4.1 金融创新诱因理论 | 第23-24页 |
2.4.2 金融创新方式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4.3 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 | 第25-26页 |
2.4.4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8页 |
3.1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环境及同业情况概述 | 第28-32页 |
3.2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现状 | 第32-34页 |
3.2.1 当前的业务种类 | 第32-33页 |
3.2.2 当前的创新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3.3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3.1 业务同质化严重 | 第34页 |
3.3.2 业务功能不全 | 第34-35页 |
3.3.3 业务灵活性不足 | 第35-36页 |
3.4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38页 |
3.4.1 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认识不到位 | 第36页 |
3.4.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创新有所欠缺,与客户需求存在差距 | 第36页 |
3.4.3 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 第36-38页 |
第4章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策略 | 第38-48页 |
4.1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多样化的创新策略 | 第38-43页 |
4.1.1 升级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策略 | 第38-39页 |
4.1.2 跨界组合创新策略 | 第39-40页 |
4.1.3 适应监管政策的创新策略 | 第40-42页 |
4.1.4 基于降低准入门槛的贸易融资创新 | 第42-43页 |
4.2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特点 | 第43-44页 |
4.2.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必须符合政策发展方向 | 第43页 |
4.2.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必须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需求 | 第43-44页 |
4.2.3 创新国际贸易融资真实性的审核方式和内容 | 第44页 |
4.3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未来创新趋势 | 第44-48页 |
4.3.1 将国际贸易融资拓展到建筑工程等新领域 | 第44-45页 |
4.3.2 加大在细分领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力度 | 第45-48页 |
第5章 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发展策略与实施保障 | 第48-55页 |
5.1 推动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发展策略 | 第48-52页 |
5.1.1 灵活变化创新方向,积极开拓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 第48-49页 |
5.1.2 利用外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扩散效应 | 第49页 |
5.1.3 加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49-52页 |
5.2 推动A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2-55页 |
5.2.1 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惩戒机制 | 第52-53页 |
5.2.2 完善新产品风险防范措施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