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超声导波在钢绞线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 第11-14页 |
1.2.2 基于超声导波的钢绞线缺陷检测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基于超声导波的钢绞线应力水平检测研究 | 第16-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超声导波传播理论及时频能量分析 | 第21-38页 |
2.1 弹性波在无限大同性固体介质中的传播理论 | 第21-25页 |
2.1.1 波动方程 | 第21-23页 |
2.1.2 群速度与相速度 | 第23-25页 |
2.2 超声导波在高强钢丝中的传播理论 | 第25-34页 |
2.2.1 多模态特性 | 第25-27页 |
2.2.2 频散特性 | 第27-32页 |
2.2.3 衰减特性 | 第32-34页 |
2.3 超声导波的时频能量分析 | 第34-37页 |
2.3.1 超声导波在高强钢丝中传播的理论时频曲线 | 第34-36页 |
2.3.2 基于小波变换的导波时频能量分析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声导波传播模态分析 | 第38-65页 |
3.1 超声导波在高强钢丝中传播的数值模拟 | 第38-46页 |
3.1.1 有限元模型 | 第38-40页 |
3.1.2 超声导波在高强钢丝中的传播过程 | 第40-44页 |
3.1.3 基于单点波动信号的导波传播模态分析 | 第44-46页 |
3.2 超声导波在高强钢丝中传播的实验研究 | 第46-49页 |
3.2.1 实验概况 | 第46-48页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3 腐蚀损伤的影响 | 第49-52页 |
3.3.1 高强钢丝加速腐蚀实验 | 第49-50页 |
3.3.2 腐蚀钢丝中的导波传播模态分析 | 第50-52页 |
3.4 钢绞线中钢丝间的相互作用 | 第52-54页 |
3.5 超声导波在钢绞线中传播的数值模拟 | 第54-64页 |
3.5.1 有限元模型 | 第54-56页 |
3.5.2 超声导波在钢绞线中的传播过程 | 第56-61页 |
3.5.3 张拉力引起的导波模态分离及频带缺失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基于时频能量的超声导波能量熵分析 | 第65-76页 |
4.1 导波能量熵理论 | 第65-69页 |
4.1.1 信息熵 | 第65-67页 |
4.1.2 信号的时域熵特征 | 第67-68页 |
4.1.3 信号的频域熵特征 | 第68页 |
4.1.4 基于时频能量的导波能量熵谱 | 第68-69页 |
4.2 超声导波在钢绞线中传播的能量熵分析 | 第69-73页 |
4.2.1 小波参数的选择 | 第69-71页 |
4.2.2 尺度范围的选择 | 第71-72页 |
4.2.3 基于导波能量熵谱的拉力特征提取 | 第72-73页 |
4.3 噪声的影响 | 第73-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基于导波能量熵谱的钢绞线张拉力识别 | 第76-90页 |
5.1 基于特征向量距离的拉力识别方法 | 第76-79页 |
5.1.1 识别指标的构建 | 第76-78页 |
5.1.2 拉力识别结果 | 第78-79页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79-82页 |
5.2.1 传播距离的影响 | 第79-81页 |
5.2.2 传感器布置策略的影响 | 第81-82页 |
5.3 实验验证 | 第82-89页 |
5.3.1 钢绞线加载实验 | 第83-84页 |
5.3.2 超声导波传播实验 | 第84-85页 |
5.3.3 实测导波信号的时频能量分析 | 第85-88页 |
5.3.4 远距离传播下的钢绞线拉力识别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1-92页 |
6.3 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