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多目标追踪的起源与经典范式 | 第12-13页 |
1.2 多目标追踪与多身份追踪的理论模型 | 第13-17页 |
1.2.1 多目标追踪的主要理论模型 | 第13-16页 |
1.2.2 多身份追踪模型 | 第16-17页 |
1.3 身份特征对多身份追踪的影响 | 第17-21页 |
1.3.1 多身份追踪中对独特身份特征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2 多身份追踪中对组合特征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3 多身份追踪中对分组效应的研究 | 第20-21页 |
1.4 电子游戏的认知心理效应方面的探讨 | 第21-25页 |
1.4.1 电子竞技及电子游戏的定义 | 第21-22页 |
1.4.2 电子游戏玩家与非玩家的界定 | 第22-23页 |
1.4.3 电子游戏玩家的认知能力优势及游戏训练效果的探讨 | 第23-25页 |
1.5 问题提出 | 第25-26页 |
2 研究一a: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范畴的分组效应的影响 | 第26-32页 |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6-2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2.2.1 研究参与者 | 第27页 |
2.2.2 仪器与材料 | 第27页 |
2.2.3 研究设计 | 第27-28页 |
2.2.4 研究程序 | 第28-29页 |
2.3 结果 | 第29-31页 |
2.3.1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描述性统计 | 第29-30页 |
2.3.2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差异分析 | 第30-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页 |
3 研究一b:特征增加后,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范畴的分组效应的影响 | 第32-37页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2-3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3.2.1 研究参与者 | 第33页 |
3.2.2 仪器与材料 | 第33页 |
3.2.3 研究设计 | 第33-34页 |
3.2.4 研究程序 | 第34页 |
3.3 结果 | 第34-36页 |
3.3.1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3.3.2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3.4 讨论 | 第36-37页 |
3.5 小结 | 第37页 |
4 研究二a: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关系的分组效应的影响 | 第37-43页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8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4.2.1 研究参与者 | 第38-39页 |
4.2.2 仪器与材料 | 第39页 |
4.2.3 研究设计 | 第39页 |
4.2.4 研究程序 | 第39-40页 |
4.3 结果 | 第40-42页 |
4.3.1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描述性统计 | 第40页 |
4.3.2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4.4 讨论 | 第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5 研究二b:重复区组下,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关系的分组效应的影响 | 第43-48页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3-44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44页 |
5.2.1 研究参与者 | 第44页 |
5.2.2 仪器与材料 | 第44页 |
5.2.3 研究设计 | 第44页 |
5.2.4 研究程序 | 第44页 |
5.3 结果 | 第44-46页 |
5.3.1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描述性统计 | 第44-45页 |
5.3.2 不同人群对不同身份特征追踪正确率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5.4 讨论 | 第46-47页 |
5.5 小结 | 第47-48页 |
6 总讨论 | 第48-53页 |
6.1 多身份追踪中存在基于语义的分组效应 | 第48-50页 |
6.2 配对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的分组效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6.3 玩家在多身份追踪任务中的优势表现 | 第51-53页 |
7 结论 | 第53页 |
8 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