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VegaPrime战斗机飞行视景仿真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8页
    1.2 飞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战斗机飞行视景仿真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第10-11页
    1.4 飞行视景仿真系统的特点第11-12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战斗机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第13-29页
    2.1 飞行动力学基础第13-16页
        2.1.1 常用飞行坐标轴系的定义第13-14页
        2.1.2 坐标系转换矩阵第14-15页
        2.1.3 向量的微分第15-16页
    2.2 受力分析和力矩分析第16-18页
        2.2.1 重力第16页
        2.2.2 发动机推力及力矩第16-17页
        2.2.3 气动力及力矩第17-18页
        2.2.4 合力及合力矩第18页
    2.3 战斗机数学模型建立第18-21页
        2.3.1 运动学模型推导第18-19页
        2.3.2 动力学模型推导第19-20页
        2.3.3 微下冲气流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4 战斗机飞行控制策略第21-24页
        2.4.1 战斗机起飞过程描述第22页
        2.4.2 战斗机着陆过程描述第22-23页
        2.4.3 战斗机起飞控制策略第23-24页
        2.4.4 战斗机着陆控制策略第24页
    2.5 战斗机Simulink模型搭建第24-28页
        2.5.1 配平第25页
        2.5.2 线性化数学模型第25-26页
        2.5.3 战斗机Simulink数学模型建立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战斗机飞行场景建模第29-35页
    3.1 建模的基本概念第29页
    3.2 战斗机三维实体建模第29-31页
    3.3 机场地形建模第31-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战斗机飞行视景场景驱动第35-41页
    4.1 飞行视景场景驱动的基本概念第35页
    4.2 系统参数配置第35-38页
    4.3 碰撞检测及碰撞特效第38-40页
        4.3.1 碰撞检测第38页
        4.3.2 碰撞特效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数据接口搭建及运行视景仿真系统数据分析第41-53页
    5.1 硬件输入接口第41-44页
        5.1.1 SST编程第43页
        5.1.2 JoystickInput模块第43-44页
    5.2 Visual C++与VegaPrime数据接口第44-46页
        5.2.1 VegaPrime应用程序的基本框架及其实现第44-45页
        5.2.2 在Windows平台上编译应用程序第45-46页
    5.3 Visual C++与Matlab/Simulink数据接口第46-50页
        5.3.1 RTW的工作原理第46-48页
        5.3.2 代码创建过程第48-49页
        5.3.3 数据接口搭建第49-50页
    5.4 战斗机飞行视景仿真系统的运行及数据分析第50-53页
        5.4.1 视景仿真系统运行第50-51页
        5.4.2 视景仿真数据分析第51-53页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像方扫描机制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研究
下一篇:双波段成像车牌识别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