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58页 |
1.1 物质中的磁性与自旋极化 | 第15-21页 |
1.1.1 顺磁性 | 第16-17页 |
1.1.2 铁磁性 | 第17-19页 |
1.1.3 反铁磁性 | 第19-20页 |
1.1.4 自旋与团簇玻璃态 | 第20-21页 |
1.1.5 自旋极化 | 第21页 |
1.2 磁阻效应 | 第21-26页 |
1.2.1 各向异性磁阻效应 | 第22页 |
1.2.2 巨磁阻效应 | 第22-24页 |
1.2.3 隧道磁阻效应 | 第24-26页 |
1.3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物性研究 | 第26-32页 |
1.3.1 引言 | 第26-27页 |
1.3.2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结构 | 第27-28页 |
1.3.3 插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性质 | 第28-32页 |
1.4 过渡金属氧化物Ca_3Ru_2O_7的物性研究 | 第32-47页 |
1.4.1 引言 | 第32-33页 |
1.4.2 钙钛矿以及Ruddlesden-Popper系列 | 第33-34页 |
1.4.3 Ca_3Ru_2O_7的晶体结构与磁结构 | 第34-36页 |
1.4.4 磁性质 | 第36-38页 |
1.4.5 输运性质 | 第38-42页 |
1.4.6 磁相图 | 第42-43页 |
1.4.7 Ca_3Ru_2O_7的离子液体调控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8页 |
第2章 实验技术 | 第58-64页 |
2.1 形态及结构表征 | 第58-59页 |
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8-59页 |
2.1.2 x射线衍射仪 | 第59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59-62页 |
2.2.1 电子束曝光技术 | 第60-61页 |
2.2.2 聚焦离子束技术 | 第61-62页 |
2.3 电输运及磁性测量 | 第62-64页 |
第3章 过渡金属硫化物Mn_(1/3)TaS_2块材单晶的物性研究 | 第64-80页 |
3.1 引言 | 第64页 |
3.2 实验细节 | 第64-65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8页 |
3.3.1 Mn_(1/3)TaS_2的结构及表征 | 第65-66页 |
3.3.2 Mn_(1/3)TaS_2单晶的磁性测量 | 第66-70页 |
3.3.3 Mn_(1/3)TaS_2单晶的电阻测量 | 第70-71页 |
3.3.4 Mn_(1/3)TaS_2单晶的磁阻测量 | 第7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第4章 过渡金属硫化物Mn_(1/3)TaS_2的尺寸效应研究 | 第80-93页 |
4.1 引言 | 第80页 |
4.2 实验细节 | 第80-81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1-87页 |
4.3.1 纳米片样品的图像及厚度测量 | 第81页 |
4.3.2 Mn_(1/3)TaS_2纳米片的电阻测量 | 第81-82页 |
4.3.3 Mn_(1/3)TaS_2纳米片的磁阻测量 | 第82-87页 |
4.3.4 纳米片厚度依赖的相图 | 第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5章 过渡金属硫化物Nb_3SiTe_6的尺寸效应研究 | 第93-104页 |
5.1 引言 | 第93页 |
5.2 实验细节 | 第93-94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4-102页 |
5.3.1 Nb_3SiTe_6块材单晶的磁性测量 | 第94页 |
5.3.2 Nb_3SiTe_6纳米片样品的图像 | 第94-95页 |
5.3.3 Nb_3SiTe_6纳米片的输运测量 | 第95-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4页 |
第6章 过渡金属氧化物Ca_3Ru_2O_7的尺寸效应研究 | 第104-121页 |
6.1 引言 | 第104页 |
6.2 实验细节 | 第104-105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7页 |
6.3.1 Ca_3Ru_2O_7单晶的SEM图像及表征 | 第105页 |
6.3.2 Ca_3Ru_2O_7单晶的电阻测量 | 第105-107页 |
6.3.3 Ca_3Ru_2O_7纳米片样品的SEM图像 | 第107页 |
6.3.4 Ca_3Ru_2O_7纳米片的输运测量 | 第107-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和成果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