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定子谐波优化控制策略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谐波 | 第12-15页 |
1.3.1 永磁同步电机谐波产生原因 | 第13页 |
1.3.2 抑制永磁同步电机定子谐波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原理及控制策略 | 第16-3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6-21页 |
2.2.1 永磁转子结构分类 | 第16-17页 |
2.2.2 永磁同步电机坐标变换 | 第17-19页 |
2.2.3 永磁同步电机基波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 第21-25页 |
2.3.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2.3.2 矢量控制电压电流的约束条件 | 第22-23页 |
2.3.3 定子电流最优控制 | 第23-25页 |
2.4 SVPWM技术 | 第25-28页 |
2.4.1 SVPWM技术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4.2 SVPWM的实现过程 | 第26-28页 |
2.5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谐波分析 | 第28-33页 |
2.5.1 逆变器死区谐波分析 | 第28-30页 |
2.5.2 电机本体谐波分析 | 第30-31页 |
2.5.3 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谐波优化控制策略 | 第34-5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压补偿控制策略 | 第34-38页 |
3.2.1 定子谐波电流提取 | 第34-36页 |
3.2.2 谐波电压的计算 | 第36-37页 |
3.2.3 谐波电压的补偿 | 第37-38页 |
3.3 优化控制策略的建模与仿真 | 第38-41页 |
3.3.1 谐波电压补偿策略仿真系统 | 第38-40页 |
3.3.2 定子谐波电流提取模型 | 第40-41页 |
3.3.3 谐波电压计算模型 | 第41页 |
3.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1-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永磁同步电机优化控制策略的实验研究 | 第51-6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51-56页 |
4.2.1 驱动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4.2.2 电流采样设计 | 第53-54页 |
4.2.3 过流保护单元 | 第54-55页 |
4.2.4 位置信号检测 | 第55-56页 |
4.3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优化控制策略软件设计 | 第56-60页 |
4.3.1 软件主函数的设计 | 第56-57页 |
4.3.2 中断服务函数的设计 | 第57-59页 |
4.3.3 位置与转速信号处理 | 第59-60页 |
4.4 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 | 第60-61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