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其他体育运动论文--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运动论文--自行车运动论文

不同蹬踏频率和坡度对骑行时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1.前言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2.文献综述第10-17页
    2.1 骑行中蹬踏动作研究概况第10-11页
    2.2 EMG技术在自行车运动中的应用第11-12页
    2.3 蹬踏频率的变化对骑行时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第12-14页
    2.4 惯性的变化对骑行时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第14-15页
    2.5 姿态、坡度的变化对骑行时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第15-16页
    2.6 骑行过程中的神经肌肉协调模式第16-17页
3.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7-26页
    3.1 研究对象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21页
    3.3 实验过程与步骤第21-22页
    3.4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2-25页
    3.5 统计学处理第25-26页
4.研究结果第26-31页
    4.1 肌肉激活开始(onset)第26页
    4.2 肌肉激活结束(offset)第26-27页
    4.3 肌肉激活时长(duration)第27-28页
    4.4 肌肉活动峰值及峰值角度(Peak EMG、Peak timing)第28-31页
5.讨论第31-34页
    5.1 踏频的变化对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第31-33页
    5.2 坡度变化对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第33页
    5.3 骑行时的肌电特征与运动训练第33-34页
6.结论第34-35页
7.参考文献第35-37页
8.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膝屈角度与动作类型对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激活的研究
下一篇:疲劳干预对“拉长—缩短”周期动作的下肢生物力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