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Ti金属原子间势的构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7页
    0.1 Ti金属的简介第12页
    0.2 Ti金属的产量分布第12页
    0.3 Ti合金的应用及主要研究方法第12-15页
    0.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5-17页
第1章 原子间势的概述第17-30页
    1.1 对势模型第18-20页
        1.1.1 Lennard-Jones势第19页
        1.1.2 Morse势第19-20页
        1.1.3 Born-Mayer势第20页
    1.2 sp-价态金属的对势第20-21页
    1.3 多体势模型第21-30页
        1.3.1 有效介质法第21-22页
        1.3.2 嵌入原子势第22-23页
        1.3.3 分析型嵌入原子势第23-25页
        1.3.4 修正型嵌入原子势第25-27页
        1.3.5 Finnis-Sinclair势第27-28页
        1.3.6 Long-rangeFinnis-Sinclair势第28-30页
第2章 原子间势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第30-36页
    2.1 原子间势与弹性模量的关系第30-32页
    2.2 空位形成能第32-33页
    2.3 密排六方结构(hcp)弹性常数的推导第33-36页
第3章 Ti金属原子间势的构建第36-45页
    3.1 原子间势形式的选取第36-37页
    3.2 原子间势的截断处理第37-40页
        3.2.1 方法一第37-38页
        3.2.2 方法二第38-40页
    3.3 原子间势拟合第40-45页
        3.3.1 原子电子密度函数的拟合第40-41页
        3.3.2 对势和嵌入能函数的拟合第41-45页
第4章 原子间势的检验以及应用第45-52页
    4.1 原子间势的检验第45-47页
        4.1.1 状态方程第45-46页
        4.1.2 Ti金属三种结构的稳定性第46-47页
    4.2 原子间势的应用第47-52页
        4.2.1 单空位形成能的计算第47-48页
        4.2.2 双空位形成能的计算第48-50页
        4.2.3 双空位结合能的计算第50-5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6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讨论第53-55页
    5.3 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b金属原子间势的构建
下一篇:长焰燃烧器数值模拟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