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3 加固方法的比较 | 第16-17页 |
1.3.1 传统加固方法 | 第16页 |
1.3.2 传统加固方法的弊端 | 第16-17页 |
1.3.3 隔震加固技术的优势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项目来源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础隔震的研究 | 第19-27页 |
2.1 基础隔震的原理 | 第19页 |
2.2 基础隔震结构特点 | 第19-21页 |
2.2.1 隔震结构自身特性 | 第19-20页 |
2.2.2 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的比较 | 第20页 |
2.2.3 隔震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2.2.4 国内隔震建筑应用效果 | 第21页 |
2.3 隔震结构模型的简化 | 第21-27页 |
2.3.1 单质点模型分析 | 第21-23页 |
2.3.2 多质点模型分析 | 第23-27页 |
第3章 结构的软件分析 | 第27-44页 |
3.1 分析软件简介 | 第27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27-29页 |
3.3 结构设计 | 第29-44页 |
3.3.1 隔震层位置的确定 | 第29-31页 |
3.3.2 隔震支座的布置与选型 | 第31-34页 |
3.3.3 地震波的选取 | 第34-35页 |
3.3.4 隔震模型的对比 | 第35-38页 |
3.3.5 隔震支座的验算 | 第38-41页 |
3.3.6 上部结构的计算 | 第41-44页 |
第4章 支墩设计 | 第44-57页 |
4.1 下支墩简化模型 | 第44-45页 |
4.2 短柱偏心受力的理论分析 | 第45-50页 |
4.2.1 受拉承载力计算 | 第45-46页 |
4.2.2 短柱偏心受压的理论分析 | 第46-50页 |
4.3 长柱偏心受力的理论分析 | 第50-51页 |
4.4 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 第51-52页 |
4.5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的计算 | 第52-53页 |
4.6 下支墩加固计算实例 | 第53-57页 |
4.6.1 隔震模型二下支墩加固计算 | 第53-55页 |
4.6.2 隔震模型三下支墩加固计算 | 第55-57页 |
第5章 隔震支座的托换与安装 | 第57-66页 |
5.1 隔震支座的托换 | 第57-63页 |
5.1.1 顶撑原理 | 第57-58页 |
5.1.2 顶撑设计 | 第58-63页 |
5.2 施工流程及注意要点 | 第63-65页 |
5.3 隔震支座与下支墩的有效连接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页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