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增量及设计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1-12页 |
1.1.1 中国儿童人口现状 | 第11页 |
1.1.2 现有儿童医院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1.3 现有儿童就医问题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3.1 儿童医院 | 第13-14页 |
1.3.2 门诊 | 第14-15页 |
1.3.3 就诊空间 | 第15页 |
1.3.4 空间增量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23-28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5.4 研究框架 | 第27-28页 |
第2章 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及增量的基本问题解析 | 第28-41页 |
2.1 我国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2.1.1 儿童医疗空间 | 第28页 |
2.1.2 医院门诊就诊空间 | 第28-29页 |
2.2 现有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使用特点解析 | 第29-33页 |
2.2.1 现状特点 | 第29-31页 |
2.2.2 功能特点 | 第31-32页 |
2.2.3 流线特点 | 第32-33页 |
2.3 现有使用者需求和行为特点解析 | 第33-38页 |
2.3.1 人群组成 | 第33-34页 |
2.3.2 人群需求 | 第34-36页 |
2.3.3 人群行为 | 第36-38页 |
2.4 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增量探究 | 第38-40页 |
2.4.1 空间增量构成分析 | 第38页 |
2.4.2 空间增量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增量研究 | 第41-67页 |
3.1 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现状调研 | 第41-43页 |
3.1.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第41-42页 |
3.1.2 调研方法及具体操作 | 第42-43页 |
3.1.3 调研案例基本情况 | 第43页 |
3.2 调研现状问题总结 | 第43-57页 |
3.2.1 就诊量增加 | 第48-49页 |
3.2.2 陪护人数增加 | 第49-51页 |
3.2.3 患儿就诊秩序混乱 | 第51-52页 |
3.2.4 诊室功能布局不合理 | 第52-54页 |
3.2.5 候诊空间人流交叉混乱 | 第54-56页 |
3.2.6 就诊空间适应性设计不足 | 第56-57页 |
3.3 调研成果分析 | 第57-66页 |
3.3.1 空间增量原因解析 | 第57-60页 |
3.3.2 空间增量结果 | 第60-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设计对策 | 第67-81页 |
4.1 候诊空间的设计对策 | 第67-74页 |
4.1.1 扩大使用面积满足增量需求 | 第67-68页 |
4.1.2 明确布局流线消减空间增量 | 第68-69页 |
4.1.3 改进增量空间满足行为需求 | 第69-74页 |
4.2 诊室空间的设计对策 | 第74-77页 |
4.2.1 调整功能流线布局减少增量 | 第74-75页 |
4.2.2 提升儿童适应性满足增量需求 | 第75-76页 |
4.2.3 整合增量空间保障办公行为 | 第76-77页 |
4.3 过渡空间的设计对策 | 第77-79页 |
4.3.1 设置过渡空间削弱增量 | 第77-78页 |
4.3.2 调控过渡空间人流降低增量 | 第78-79页 |
4.4 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空间发展趋势 | 第79-80页 |
4.4.1 候诊空间的面积逐渐增大 | 第79页 |
4.4.2 过渡空间对人流的控制增加 | 第79页 |
4.4.3 增加空间各类行为的适应性设计 | 第79-80页 |
4.4.4 提高空间布局的灵活性 | 第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