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 第10-1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9-30页 |
1 脑卒中后的血管新生及神经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1.1 脑卒中后的血管新生 | 第20-22页 |
1.2 “血管生成开关”在调控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 第22-26页 |
1.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第23-25页 |
1.2.2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 | 第25页 |
1.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 第25-26页 |
1.3 神经发生 | 第26-27页 |
1.3.1 星形胶质细胞 | 第26-27页 |
1.3.2 小胶质细胞 | 第27页 |
2 天麻素通过调控血管新生治疗脑缺血的潜在机制研究 | 第27-30页 |
2.1 抗氧化损伤作用 | 第28页 |
2.2 抗炎症损伤作用 | 第28-29页 |
2.3 抗凋亡损伤作用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基于“血管新生-神经发生”偶联效应的天麻素干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研究 | 第30-63页 |
第一节 天麻素对斑马鱼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30-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37页 |
4 讨论 | 第37页 |
第二节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37-4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天麻素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学研究 | 第42-5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5-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第四节 天麻素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血管新生和神经发生的影响 | 第55-6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3页 |
第三章 天麻素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神经发生的初步探究 | 第63-7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64页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64页 |
1.3 实验试剂配制 | 第64-65页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6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2.1 脑组织获取 | 第65页 |
2.2 蛋白样品制备 | 第65页 |
2.3 western blot实验 | 第65-66页 |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第6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3.1 天麻素对MCAO大鼠脑组织NeuN表达的影响 | 第66-67页 |
3.2 天麻素对大鼠脑组织GFAP表达的影响 | 第67-68页 |
4 讨论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