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监管相关理论与分析 | 第14-29页 |
·金融自由化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金融自由化的概念 | 第14页 |
·金融自由化理论 | 第14-18页 |
·银行监管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银行监管与银行监管模式的概念 | 第18-19页 |
·银行监管理论 | 第19-21页 |
·银行监管模式分类 | 第21-23页 |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 | 第23-26页 |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监管 | 第23-24页 |
·金融自由化对银行监管的冲击 | 第24-26页 |
·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 第26-29页 |
·政府行为在金融市场上的体现 | 第26-27页 |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27-29页 |
3 金融自由化条件下中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的演进及现状分析 | 第29-45页 |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回顾 | 第29-31页 |
·金融自由化以前阶段 | 第29页 |
·金融自由化初期阶段(1978—1994年) | 第29-30页 |
·金融自由化深化阶段(1994—至今) | 第30-31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的演进 | 第31-35页 |
·计划经济时期 | 第31-32页 |
·人民银行全面监管时期(1978—2003) | 第32-34页 |
·银监会监管模式(2003—至今天) | 第34-35页 |
·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现状分析 | 第35-39页 |
·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体系 | 第35-37页 |
·我国银行监管取得的成效 | 第37-39页 |
·中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9-45页 |
·监管角色错位与缺位 | 第39-40页 |
·监管机构之间缺乏长效协调合作机制 | 第40-42页 |
·监管方式不全面,监管手段落后 | 第42-45页 |
4 金融自由化条件下发达国家银行业监管模式及启示 | 第45-57页 |
·美国银行监管模式及金融自由化对美国银行监管模式的影响 | 第45-48页 |
·美国银行监管模式 | 第45-47页 |
·金融自由化对美国银行监管模式的影响 | 第47-48页 |
·英国银行监管模式及金融自由化对英国银行模式的影响 | 第48-51页 |
·英国银行监管模式 | 第48-50页 |
·金融自由化对英国银行监管模式的影响 | 第50-51页 |
·日本银行监管模式及金融自由化对日本银行模式的影响 | 第51-54页 |
·日本银行监管模式 | 第51-53页 |
·金融自由化对日本银行监管模式的影响 | 第53-54页 |
·发达国家银行业监管对中国的启示 | 第54-57页 |
·各国银行监管模式需适应本国情并且不可复制 | 第54-55页 |
·剥离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强调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 | 第55页 |
·强调各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 第55-56页 |
·监管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 第56-57页 |
5 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57-61页 |
·完善银行监管组织机制 | 第57-59页 |
·正确定位银行监管的目标 | 第57页 |
·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和沟通机制 | 第57-58页 |
·转变监管主体的监管理念 | 第58-59页 |
·完善银行监管调控机制 | 第59-61页 |
·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