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理论论文--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导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国际背景第10-11页
     ·国内背景第11-13页
   ·理论意义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16页
   ·研究框架第16-18页
2.低碳经济研究综述第18-22页
   ·低碳经济的内涵第18页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第18-19页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和发展途径第19-20页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碳排放交易制度的确立第20-22页
3.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第22-25页
   ·碳排放权交易的内涵第22页
   ·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2-25页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第22-23页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第23-25页
4.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应用第25-31页
   ·科斯定理第25-26页
     ·科斯定理的基本涵义第25页
     ·科斯定理在碳交易中的应用第25-26页
   ·产权理论第26-27页
     ·产权理论相关概念第26-27页
     ·产权理论在碳交易中的应用第27页
   ·政府管制理论第27-29页
     ·政府管制理论相关内容第27-28页
     ·政府管制理论在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应用第28-29页
   ·总量控制原理第29-31页
     ·总量控制内容第29页
     ·总量控制原理在碳交易中的应用第29-31页
5.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现实分析第31-36页
   ·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紧迫性第31-33页
     ·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和"低碳陷阱"第31页
     ·建立碳市场,增强我国议价能力第31-32页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环境管理第32-33页
     ·激发企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第33页
   ·可行性分析第33-36页
     ·我国具备有关政策、制度和法律基础第33-34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第34-35页
     ·碳排放权交易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第35-36页
6.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碳排放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6-41页
   ·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第36-38页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第36-37页
     ·政府监督管理的力度第37页
     ·总量控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第37-38页
   ·微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第38-41页
     ·排放权收费及处罚标准第38页
     ·统一的价格机制问题第38-39页
     ·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第39页
     ·交易成本的控制第39-40页
     ·技术条件的相对落后第40-41页
7.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实施碳排放交易权的政策建议与创新第41-47页
   ·建立碳市场管理机构,加强政府政策宏观导向作用第41-42页
   ·完善碳排放权法律制度第42页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警惕"低碳陷阱"第42-43页
   ·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作用第43-44页
   ·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第44-45页
   ·加强碳金融创新,使之有效的服务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45-47页
8.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对全文的总结第47页
   ·研究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碳排放贸易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
下一篇: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