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采收率研究论文

某油田M区块试验区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第一章 区块基本情况第9-12页
    1.1 区域概况第9-10页
    1.2 储层性质第10页
    1.3 流体性质第10页
    1.4 开发简况第10-12页
第二章 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第12-15页
    2.1 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方法第12页
    2.2 对比原则第12页
    2.3 对比的思路及流程第12-15页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研究第15-23页
    3.1 单井沉积微相模型建立第15-16页
    3.2 单井砂体类型描述第16-18页
    3.3 单砂体的识别特征第18-20页
    3.4 平面沉积微相展布第20-21页
    3.5 大孔道识别第21-23页
第四章 北东块二区葡Ⅱ4~9油层三维地质建模第23-28页
    4.1 数据的收集与加载第23-24页
    4.2 三维构造建模第24-25页
    4.3 沉积微相建模第25页
    4.4 三维属性建模第25-26页
    4.5 模型检验和储量计算第26-28页
第五章 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第28-33页
    5.1 试验区单层发育特征研究第28-29页
    5.2 试验区小层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第29页
    5.3 试验区单晶孔隙度特征研究第29-30页
    5.4 试验区隔层发育特征研究第30-31页
    5.5 试验区砂体连通特征研究第31-33页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第33-37页
    6.1 层内非均质性第33-34页
    6.2 平面非均质性第34-35页
    6.3 层间非均质性第35-37页
第七章 试验区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第37-43页
    7.1 水淹状况第37页
    7.2 密闭取心井资料第37-38页
    7.3 油层动用状况第38页
    7.4 剩余油分布第38-40页
    7.5 剩余油类型第40-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静电吸附技术对废润滑油净化再生装置的研制及效果评价
下一篇:中缅天然气管道卡拉巴海沟穿越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