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活性层吸收优化的小分子非富勒烯受体光伏电池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聚合物光伏电池发展现状及进展第12-14页
    1.3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原理第14-15页
    1.4 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参数第15-17页
        1.4.1 开路电压第16页
        1.4.2 短路电流第16页
        1.4.3 填充因子第16页
        1.4.4 转换效率第16-17页
    1.5 提高聚合物光伏电池效率的方法第17-20页
        1.5.1 活性层材料第17-18页
        1.5.2 器件结构第18-20页
        1.5.3 活性层形貌第20页
    1.6 三元共混及非富勒烯聚合物光伏电池研究及进展第20-23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制备及测试第25-31页
    2.1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制备第25-26页
    2.2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测试第26-27页
    2.3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外量子效率测试第27页
    2.4 聚合物光伏电池的载流子迁移率测试第27-28页
    2.5 聚合物光伏电池薄膜性质测试第28-31页
        2.5.1 聚合物光伏电池薄膜吸收测试第28页
        2.5.2 聚合物光伏电池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第28-29页
        2.5.3 聚合物光伏电池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第29页
        2.5.4 聚合物光伏电池活性层薄膜结晶性能测试第29-31页
第三章 聚合物给体、富勒烯和非富勒烯受体三元共混聚合物光伏电池研究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32页
        3.2.2 材料的分子结构式及能级第32-33页
        3.2.3 三元光伏器件的制备与测试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3.3.1 吸收光谱第33-34页
        3.3.2 器件光伏特性研究第34-37页
        3.3.3 载流子迁移率研究第37-38页
        3.3.4 活性层薄膜表面形貌的研究第38-39页
        3.3.5 活性层薄膜结晶性能测试第39-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宽带隙聚合物给体FTQ与窄带隙受体ITIC-Th光伏器件性能研究第43-54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部分第43-45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43-44页
        4.2.2 材料的分子结构式及能级第44-45页
        4.2.3 二元光伏器件的制备与测试第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53页
        4.3.1 吸收光谱第45-46页
        4.3.2 器件光伏特性研究第46-50页
        4.3.3 载流子迁移率研究第50-51页
        4.3.4 活性层薄膜表面形貌的研究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下式LED背光透镜的设计和制作
下一篇:尿素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