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 酚类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物理法 | 第17页 |
1.2.2 生物法 | 第17-18页 |
1.2.3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8-20页 |
1.3 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1 电催化氧化技术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1.3.2 电催化氧化电极材料 | 第21-23页 |
1.4 PbO_2电极的制备与改性 | 第23-27页 |
1.4.1 PbO_2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4.2 PbO_2电极的改性 | 第24-26页 |
1.4.3 PbO_2电极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第26-27页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8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2.2 电极的制备 | 第31-33页 |
2.2.1 β-PbO_2电极的制备 | 第31-33页 |
2.2.2 改性 PbO_2电极的制备 | 第33页 |
2.2.3 Ce-CNT-SnO_2电极的制备 | 第33页 |
2.3 电极形貌、结构及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2.3.1 电极形貌与晶体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2.3.2 电极膜厚测定 | 第34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页 |
2.3.4 羟基自由基产生能力检测 | 第34-35页 |
2.3.5 电极稳定性测试 | 第35页 |
2.4 电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实验 | 第35-38页 |
2.4.1 电催化氧化实验 | 第35-36页 |
2.4.2 有机物浓度、TOC、COD 和 BOD 的测定 | 第36页 |
2.4.3 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平均电流效率和能耗计算 | 第36-37页 |
2.4.4 中间产物分析 | 第37-38页 |
第3章 PbO_2电极制备工艺条件优化及电催化氧化苯酚研究 | 第38-6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SnO_2-Sb_2O_3底层的形貌与晶体结构 | 第38-39页 |
3.3 α-PbO_2中间层电沉积条件的优化 | 第39-45页 |
3.3.1 电沉积电流密度 | 第39-42页 |
3.3.2 电沉积温度 | 第42-44页 |
3.3.3 电沉积时间 | 第44-45页 |
3.4 α-PbO_2活性层电沉积条件的优化 | 第45-55页 |
3.4.1 电沉积电流密度 | 第45-49页 |
3.4.2 电沉积温度 | 第49-52页 |
3.4.3 电沉积时间 | 第52-55页 |
3.5 β-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苯酚研究 | 第55-64页 |
3.5.1 苯酚的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 第55-58页 |
3.5.2 不同电流密度下苯酚的降解效果 | 第58-61页 |
3.5.3 苯酚的降解路径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CTAB-碳纳米管改性 PbO_2电极与 LAS-碳纳米管改性 PbO_2电极的比较研究 | 第66-88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电极形貌与晶体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66-72页 |
4.3 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比较研究 | 第72-76页 |
4.3.1 线性极化曲线的比较研究 | 第72页 |
4.3.2 循环伏安特性的比较研究 | 第72-76页 |
4.4 电极羟基自由基产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 第76-79页 |
4.5 电极电催化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 第79-83页 |
4.6 电极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第83-8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LAS-碳纳米管改性 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 4-氯酚 | 第88-112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4-氯酚电催化氧化过程的循环伏安测试 | 第88-97页 |
5.2.1 溶液 pH 值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第90-93页 |
5.2.2 溶液温度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第93-96页 |
5.2.3 4-氯酚初始浓度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第96-97页 |
5.3 操作条件对 LAS-CNT-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 4-氯酚的影响 | 第97-106页 |
5.3.1 4-氯酚初始浓度对电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 第98-100页 |
5.3.2 电流密度对电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5.3.3 电解质浓度对电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5.3.4 温度对电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5.4 4-氯酚降解路径研究 | 第106-109页 |
5.5 4-氯酚降解液可生化性及毒性变化分析 | 第109-11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6章 Ce-LAS-碳纳米管复合改性 PbO_2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12-131页 |
6.1 引言 | 第112页 |
6.2 电沉积液中 Ce(NO_3)_3浓度的优化 | 第112-113页 |
6.3 Ce-LAS-CNT-PbO_2电极性能研究 | 第113-121页 |
6.3.1 Ce-LAS-CNT-PbO_2电极形貌与晶体结构分析 | 第113-116页 |
6.3.2 Ce-LAS-CNT-PbO_2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16-119页 |
6.3.3 Ce-LAS-CNT-PbO_2电极羟基自由基产生能力研究 | 第119-121页 |
6.4 Ce-LAS-CNT-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 4-氯酚 | 第121-123页 |
6.5 Ce-LAS-CNT-PbO_2电极稳定性测试 | 第123-126页 |
6.6 Ce-LAS-CNT-PbO_2电极与 Ce-CNT-SnO_2电极比较研究 | 第126-12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结论 | 第131-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个人简历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