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9-13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页 |
1.4 本文主要的内容 | 第11-13页 |
2.工程的检查与检测 | 第13-44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13页 |
2.2 检测鉴定的目的、依据及标准 | 第13-14页 |
2.2.1 检测鉴定目的 | 第13-14页 |
2.2.2 鉴定依据与标准 | 第14页 |
2.3 现场检查 | 第14-33页 |
2.3.1 厂房地基基础检查 | 第14-17页 |
2.3.2 排架柱检查 | 第17-21页 |
2.3.3 柱间支撑系统检查 | 第21-23页 |
2.3.4 屋面系统检查 | 第23-26页 |
2.3.5 屋面支撑等杆件检查 | 第26-28页 |
2.3.6 吊车梁系统检查 | 第28-30页 |
2.3.7 吊车梁制动系统现状检查 | 第30-31页 |
2.3.8 天窗系统现状检查 | 第31-33页 |
2.3.9 围护结构检查 | 第33页 |
2.4 现场检测 | 第33-42页 |
2.4.1 钢构件强度检测 | 第33-35页 |
2.4.2 钢构件厚度检测 | 第35-36页 |
2.4.3 钢构件力学性能检测 | 第36-38页 |
2.4.4 钢构件化学元素含量检测 | 第38-39页 |
2.4.5 排架柱混凝土强度检测 | 第39页 |
2.4.6 排架柱垂直度检测 | 第39-41页 |
2.4.7 屋架下弦挠度检测 | 第41-42页 |
2.5 厂房鉴定结论 | 第42-44页 |
3.两种屋面空间体系稳定性分析 | 第44-76页 |
3.1 背景分析 | 第44-45页 |
3.2 设计荷载 | 第45页 |
3.3 有限元软件MIDAS/GEN概述[45、46] | 第45-46页 |
3.4 考虑稳定问题有限元分析理论[47-50] | 第46-48页 |
3.4.1 线性屈曲分析理论 | 第46-47页 |
3.4.2 非线性屈曲分析理论 | 第47-48页 |
3.4.3 荷载-位移曲线求解方法 | 第48页 |
3.5 隅撑体系屋架的有限元分析 | 第48-63页 |
3.5.1 隅撑体系建模 | 第48-49页 |
3.5.2 工程模型特点 | 第49-50页 |
3.5.3 工程模型的简化 | 第50-51页 |
3.5.4 未考虑初始缺陷的线性屈曲分析 | 第51-54页 |
3.5.5 考虑初始缺陷的线性屈曲分析[55] | 第54-61页 |
3.5.6 非线性屈曲稳定性分析 | 第61-63页 |
3.6 下弦支撑及系杆屋架体系有限元分析 | 第63-74页 |
3.6.1 屋架支撑布置原则[56] | 第63页 |
3.6.2 系杆布置原则 | 第63-64页 |
3.6.3 系杆单元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3.6.4 未考虑初始缺陷的线性屈曲分析结果 | 第65-68页 |
3.6.5 考虑初始缺陷的线性屈曲分析 | 第68-73页 |
3.6.6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73-74页 |
3.7 两种屋架体系的分析结果对比 | 第74-75页 |
3.8 厂房屋架的加固方案 | 第75-76页 |
4.结论和展望 | 第76-77页 |
4.1 结论 | 第76页 |
4.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A屋架上弦布置图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