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1.2.1 负荷预测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2 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 | 第11-12页 |
1.3 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方法及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1.3.1 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2 电力负荷预测的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 | 第16-31页 |
2.1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原理 | 第16页 |
2.2 组合预测法的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2.2.1 组合预测法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2.2 组合最优拟合模型分析 | 第18-19页 |
2.2.3 组合次优拟合模型分析 | 第19-20页 |
2.2.4 组合最优预测模型分析 | 第20页 |
2.2.5 组合预测模型与单一预测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 第20-21页 |
2.3 几种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21-30页 |
2.3.1 Logistic模型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3.2 电力弹性系数模型理论分析 | 第22-23页 |
2.3.3 灰色模型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义乌电网基本情况分析 | 第31-52页 |
3.1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31-36页 |
3.1.1 地区情况概述 | 第31-32页 |
3.1.2 地区总体情况 | 第32-33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第33-36页 |
3.2 配电网现状分析 | 第36-48页 |
3.2.1 供电区概况 | 第36-37页 |
3.2.2 电源建设情况 | 第37-38页 |
3.2.3 220kV及以上变电站情况 | 第38页 |
3.2.4 110kV电网现状 | 第38-41页 |
3.2.5 10kV电网现状 | 第41-45页 |
3.2.6 配电网技术经济指标 | 第45-48页 |
3.3 电力需求预测 | 第48-51页 |
3.3.1 历史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3.3.2 客户历史用电及其发展情况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义乌电网负荷预测 | 第52-65页 |
4.1 义乌电网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研究 | 第52-58页 |
4.1.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义乌电网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分析 | 第52-53页 |
4.1.2 基于电力弹性系数模型的义乌电网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分析 | 第53-55页 |
4.1.3 基于灰色模型的义乌电网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分析 | 第55-57页 |
4.1.4 组合预测义乌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分析 | 第57-58页 |
4.2 义乌电网最大用电负荷预测研究 | 第58-64页 |
4.2.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义乌电网最大用电负荷预测分析 | 第58-59页 |
4.2.2 基于弹性系数模型的义乌电网最大用电负荷预测分析 | 第59-60页 |
4.2.3 分类预测义乌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分析 | 第60-63页 |
4.2.4 组合预测义乌电网最大用电负荷 | 第63页 |
4.2.5 预测结果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