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简析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本文的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2.1 搭便车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1 搭便车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2 搭便车实验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3 影响搭便车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2.1.4 搭便车系数 | 第19页 |
2.2 环保捐款中的搭便车现象 | 第19-20页 |
2.2.1 环保捐款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2.2 环保捐款的特征及搭便车问题的来源 | 第19-20页 |
2.2.3 环保捐款中搭便车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3 不同社会捐赠信息的相关理论及分类 | 第20-22页 |
2.3.1 社会信息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3.2 社会比较理论 | 第21页 |
2.3.3 遵从理论 | 第21页 |
2.3.4 非平等厌恶原理 | 第21-22页 |
2.3.5 不同社会捐赠信息的分类 | 第22页 |
2.4 奖励的相关理论与分类 | 第22-23页 |
2.4.1 奖励的概念界定 | 第22页 |
2.4.2 互惠原理 | 第22-23页 |
2.4.3 奖励的分类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环保捐款实验的程序设计与具体实施 | 第24-38页 |
3.1 无任何公开社会信息条件下的环保捐款 | 第24-25页 |
3.1.1 实验基本原理与思路 | 第24页 |
3.1.2 实验设计 | 第24-25页 |
3.2 不同社会捐赠信息结合不同方式的奖励下的环保捐款 | 第25-30页 |
3.2.1 实验中不同因素的组合 | 第25页 |
3.2.2 实验的基本原理与假设 | 第25-28页 |
3.2.3 实验设计 | 第28-30页 |
3.3 实验所需软件的相关介绍 | 第30-31页 |
3.3.1 z-tree和z-leaf软件的介绍 | 第30-31页 |
3.3.2 z-tree和z-leaf的具体操作 | 第31页 |
3.4 实验的具体操作 | 第31-37页 |
3.4.1 前期准备工作 | 第31-34页 |
3.4.2 实验流程与实施 | 第34-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环保捐款搭便车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53页 |
4.1 仅存在单一社会信息的环保捐款搭便车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4.1.1 不同社会捐赠信息下的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4.1.2 不同奖励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4.1.3 实验结果的统计检验 | 第41-44页 |
4.2 不同社会信息组合下的环保捐款搭便车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4.2.1 不同社会信息组合下的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4.2.2 实验结果的统计检验 | 第46-49页 |
4.3 实验结果小结 | 第49-51页 |
4.4 政策建议 | 第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