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识别与设备论文

基于稀疏表示的鲁棒性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缩略词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说话人识别的研究历史第9-11页
    1.3 说话人识别的研究趋势第11-12页
    1.4 说话人识别研究的挑战和热点第12-13页
    1.5 说话人识别的应用第13-14页
    1.6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说话人识别理论基础第16-31页
    2.1 说话人识别系统流程第16-17页
    2.2 语音预处理第17页
    2.3 常用的特征参数第17-22页
        2.3.1 线性预测系数及线性预测倒谱系数第18-19页
        2.3.2 Mel频率倒谱系数第19-21页
        2.3.3 差分特征(Delta特征)第21-22页
    2.4 常用的识别模型第22-29页
        2.4.1 高斯混合模型(GMM)第22-26页
        2.4.2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第26-27页
        2.4.3 矢量量化模型(VQ)第27-28页
        2.4.4 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第28-29页
    2.5 系统性能评价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稀疏表示与GMM均值矩阵的识别模型研究第31-44页
    3.1 稀疏表示第31-33页
        3.1.1 稀疏表示基础理论第31-32页
        3.1.2 常用稀疏表示算法第32-33页
    3.2 基于稀疏表示的说话人识别第33-35页
    3.3 基于稀疏表示与GMM均值矩阵的识别模型第35-38页
        3.3.1 说话人识别模型建立第35-36页
        3.3.2 识别过程第36-38页
    3.4 仿真实验语音库和参数设置第38-39页
        3.4.1 语音库第38页
        3.4.2 实验参数设置第38-39页
    3.5 识别仿真第39-42页
        3.5.1 实验一:稀疏度对识别率的影响第39-40页
        3.5.2 实验二:字典大小对识别率的影响第40页
        3.5.3 实验三:高斯混合度对识别率的影响第40-42页
        3.5.4 实验四:测试语音长度对识别率的影响第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稀疏表示字典性能研究第44-49页
    4.1 字典分类第44-45页
        4.1.1 样本字典第44页
        4.1.2 K-SVD学习字典第44-45页
    4.2 字典性能对比第45-48页
        4.2.1 无噪环境下性能对比第46页
        4.2.2 有噪环境下性能对比第46-47页
        4.2.3 有噪环境下识别字典的设计第47-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噪声环境下基于稀疏表示的说话人识别第49-61页
    5.1 基于稀疏表示的全局补偿方法第50-51页
    5.2 全局补偿方法第51-54页
        5.2.1 字典训练第51-52页
        5.2.2 识别过程第52-54页
    5.3 仿真实验第54-59页
        5.3.1 实验一:噪声环境下不同方法的识别率对比第55-57页
        5.3.2 实验二:添加不同噪声进行字典训练效果对比第57-58页
        5.3.3 实验三:稀疏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第58-59页
        5.3.4 实验四:多阶去除第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论文总结第61-62页
    6.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8-69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BOSS的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再生哈希链和广播认证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