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

抗泄漏基于属性加密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研究方向的历史与现状第11-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预备知识第19-28页
    2.1 线性映射理论第19-20页
        2.1.1 双线性映射第19页
        2.1.2 合数阶群双线性映射第19-20页
    2.2 复杂性理论与困难假设第20-23页
        2.2.1 复杂性理论第20-22页
        2.2.2 困难假设第22-23页
    2.3 可忽略函数与多项式时间不可区分第23页
    2.4 秘密共享方案第23-25页
        2.4.1 访问结构第24页
        2.4.2 门限秘密共享第24页
        2.4.3 线性秘密共享方案第24-25页
    2.5 抗泄漏的相关理论第25-26页
    2.6 可证明安全理论第26-28页
        2.6.1 可证明安全理论概述第26页
        2.6.2 随机预言模型与标准模型第26-27页
        2.6.3 shoup引理第27-28页
第3章 抗泄漏的基于属性加密方案的设计第28-46页
    3.1 密码体制简介第28-30页
    3.2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第30-32页
    3.3 基于属性的密码体制第32-38页
        3.3.1 ABE基本方案的机制第33-34页
        3.3.2 KP-ABE机制第34-36页
        3.3.3 CP-ABE机制第36-38页
        3.3.4 KP-ABE方案与CP-ABE方案比较第38页
    3.4 LR-CP-ABE方案的构建第38-43页
        3.4.1 LR-CP-ABE方案的模型第39-40页
        3.4.2 抗泄漏的安全性能第40-41页
        3.4.3 LR-CP-ABE方案的构建第41-43页
    3.5 LR-KP-ABE方案的构建第43-46页
第4章 安全性与性能第46-56页
    4.1 双系统密码技术第46-47页
    4.2 密钥更新与连续泄露第47-48页
    4.3 抗泄漏的语义安全性第48-53页
    4.4 抗泄漏加密方案的性能第53-56页
        4.4.1 主密钥泄露容忍度第53页
        4.4.2 抗泄漏的性能第53-5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5.1 总结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LD侧面泵浦Nd:YAG高功率紫外激光器